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力争做好一名星辰“监护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11

——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于洋

   郑 心 

  

  20216月,行星科学领域每3年举办一次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会议(ACM)因新冠病毒的横行没能够如期而至,但一个从“天外”降临的好消息却出乎意料地“砸”向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科学与工程学院醉心研究的青年教授——于洋。“于洋,国际天文联合会以你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链接发你啦。”直到在社交平台上收到了友人的恭贺留言,于洋才恍然惊觉:在磅礴无垠的宇宙里,浩渺未知的众星间,有一颗“Yuyang星”正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与他产生着某种联系。

  那是一颗洛厄尔天文台近地小行星搜寻计划于200121日发现的一颗主带小行星,编号42175。而于洋多年来坚守的研究方向正有关小行星,具体主要体现在不规则弱引力场中的轨道动力学行为、小天体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空间复杂环境下的颗粒系统动力学3个方面。也正因如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才会在小天体命名公告中明确指出,于洋教授是凭借在不规则小天体动力学和小天体演化方向取得的杰出研究成果得以荣获此次命名表彰。

  不过,无论是鲜花和掌声,还是盛赞与奖杯,摆在这位80后的“宇宙探索者”面前,于洋的态度都是一贯的谦虚恭谨、淳朴踏实。他将这些统统转化为在学术道路上远行的坚定信念和内驱动力。此次命名也不例外,这种如同获得一枚星辰“监护权”的体验霎时便在于洋心中点起了责任的火种,他表示,“这仅是我接近梦想的又一步,未来还长,深空仍远”。

 

求知是上进的年轮

 

  未来会是什么样?宇宙将如何终结?只凭人类虚空的猜想也许永远无法得到标准答案,但科学却能够描绘出一幅未来如何展开的神奇画卷,且多年来一直被薪火相传。毋庸置疑,人类探索的脚步走得越远,未来就会更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早、最快接近“科学”的方式,或许就是阅读。而于洋小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当然,从他的自述中不难得知,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其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断然分不开的。“父亲是一名专注负责的医疗工作者,而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认真且吃苦耐劳的人。”于洋如此形容分别在医院与农业局工作的父母。在他的记忆中,父母对于自己学业上的强制监管和鞭策并不多,“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人生要由你自己来负责’”。童年时的于洋并不明白背后的深意为何,但听得多了,也就慢慢养成了独立的学习习惯。

  所以,家附近的新华书店就迎来了一位年少的“常客”。无论是有关植物科普的,还是传达天文地理知识的,各种各样的书都令于洋爱不释手。但渐渐地,他还是从广博的阅读中定位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天文,也相应读懂了父母开放式教育理念所秉持的要义——自驱。自此,宇宙尘埃、星辰大海在他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高中时期,晦涩难懂到众人头大的数学题被他视作去往梦想征途上的关窍所在——越做越起劲,越研究越觉得科学神秘而严谨,有着难以言明的吸引力。

  2005年,于洋以640分的高考成绩顺利入读北航航空动力学与控制专业,成为这个专业的首批学子。虽然专业刚刚开设,但是北航在航空领域的造诣及立德育人的理念均是业内首屈一指的。在这里,于洋得以接触到了顶尖的师资和丰沃的理论资源,这让他如入宝地。因此,即便大学的授课模式与高中截然不同,即便短短一堂课就可能涵盖几十页的教材内容,他也从来没有因为压力袭来而退缩过。相反,他意识到,面对深度、广度、难度都翻倍加成的知识输入进程,只有强大的自律能力才能保证自己在逆水行舟的境遇中砥砺前行。

  “加班加点也要把专业知识学透。”于洋不服输的斗志被激发了出来,“大学宿舍熄灯时间是晚上12点钟,那我就学到12点钟。”晨起早读、晚间巩固,他从没有掉以轻心过。图书馆与教室、宿舍之间百米远的路程见证着这段“苦其心志”的日子,教学楼侧郁郁葱葱的爬山虎绿了又黄。最终,一份前往清华大学深造的推免资格肯定了他的成长,也暂时终结了这段执着而纯粹的“母校时光”。

  当站在钟灵毓秀的清华园内时,于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小时候有过的一种‘名校情结’,更是因为我一直在热爱的领域中奔跑。那一刻我觉得,我距离投身科研的目标似乎并不遥远了。”于洋说。

  如于洋所言,他从研究生阶段起,便开始参与到航天动力学相关的研究课题之中,开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演算,求证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力求能在未来实现控制各型号航天器按照科学家既定的轨迹完成预期任务。在博士毕业回到北航之前,他还曾作为公派留学生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一年,又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尼斯天文台做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

  这段不短的海外求学经历使得于洋在小行星飞离地球时期的地面变化,以及小行星靠近地球时,地球引力对小行星地面的影响等研究方向上大有进益。他与导师狄拉克·理查德森合作的“关于小天体表面风化层重构”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相关成果发表于太阳系研究领域学术期刊《伊卡洛斯》(ICARUS)上,并被《科学》(Science)杂志网站新闻版进行了专题报道。回国之前,于洋的导师还对他大加赞赏:“我希望能再次遇到像于洋这么优秀的学生。”

 

 “星星的孩子”

 

  宇宙是一个浩瀚无垠的世界,包含了无数未知的事物,也激发了人类无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曾在自己的著作中这样解释道:“我们身体里的铁,来自璀璨的超新星爆炸;血液里的锌,源自两次中子星对撞喷射向宇宙的尘埃;那微量的铜,更是需要见证一颗白矮星的消亡;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钴,也源自几十亿光年外的星云。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对星空怀有好奇是正常的。我们渴望见证星河大海的极限,因为我们本就是星辰之子。”因此,每当于洋在实验室中凝视深空众星,便深觉那也是在重新审视自己。

  “北航是让我的梦想开始发光的地方。”自2016年回到这里,于洋从来没有忘记过母校的培育之恩。因此,他笃学、奋进、焚膏继晷,密切结合我国下一步的深空探测规划开展研究,一方面针对探测任务本身,研究其中的关键性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小行星防御任务解决其中的潜在问题,从航天动力学交叉融合至行星科学领域。

  在不懈的努力之下,于洋在2018年入选北京市科协20192021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并依托此人才计划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蓝色海岸天文台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之后的3年重点围绕“小天体演化中的颗粒系统动力学”方向开展深入的合作研究。围绕小行星探测的科学任务论证与行星系统的动力学演化,他目前已经从轨道入手初步分析了小天体附近的力学环境,并建立了颗粒/散体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致力于研究深空复杂环境下的颗粒动力学行为,从而揭示小天体(整星/表面)形成和演化的若干力学机制。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的一刹那,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的大幕被成功揭开。这坚毅而稳健的一步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也为后续的木星和小行星探测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我们能看到,我国发射深空探测航天器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收获的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说明我们共同抱有的航天强国梦已经绽放出了曙光。如今,我们已经具备了造访小行星的能力。下一步必将继续稳中求进,就已发布的‘天问二号’探测计划持续向天发力,踔厉奋发。”于洋说。

  头顶的星辰大海,在无限的未知中蕴藏着源源不绝的惊喜。也许有朝一日,人类可以“殖民”整个银河,又或许,这种文明注定只是一颗渺小星球上转瞬即逝的花朵。但从人类察觉到宇宙奥秘的那一刻起,科学家对宇宙的探索就永不会停止。或许,未来还会有无数像于洋一般的星辰“监护人”对自己许下相同的誓言:“我会竭尽全力坚持我热爱的事业,深度参与时代与祖国交付给我的每一个小行星探测和防御任务,于繁华中找到目标,于热爱中体会乐趣,于事业中作出贡献。”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9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