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01

——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彦辉

郑 心 王 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恶化会直接影响文明兴衰。从世界历史的维度来看,只有“生态兴”才能“文明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但随着民众生态观念觉醒和环保意识增强,曾几何时人类走进了另一个极端——盲目追求森林面积增加和“不讲章法”地造林营林。那时鲜少有人停下来思索过这样的问题:纵使森林再珍贵,若不考虑与自然环境及社会需求的和谐而盲目扩张,是否过犹不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彦辉就认识到了这一点——2005年,他提出了一个与大众认知“有些差异”的理念:造林需考虑水资源承载力,营林需满足社会需求,森林并不是越多越密越好。之后,他便开始探寻这条崭新的生态发展道路,力求在山川湖海谱写的协奏基调之上,实现“举目千重秀,处处如丹青”。

 

林水和则生态和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相关理论研究也自然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探索心中的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之道,王彦辉在这一领域已深耕20余年。他坦言,在这期间有过野外研究风餐露宿的困难,也有过研究目的不被理解的无奈,更有过突发意外遭遇车祸的危险,但他的初心始终未曾动摇,他坚信时间总不会辜负奋力拼搏的人。

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包括王彦辉。虽然他走入北京林业大学有些阴错阳差,但入读专业却是他心之所向,只不过彼时的他单纯地以为“林业与木工有关”。虽然此后学习的水土保持专业与自己之前的想象有些差别,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林业迸发出热忱。在那个大学生还很稀缺的年代,他已凭执着拿到了硕士文凭。

1985年,王彦辉正式入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林科院”)。虽然收获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也深谙肩上的重担与科研的艰辛,因而他从未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当1990年拿到国家公派留学资格的时候,他无比珍惜这个机会,在突击学习一年德语后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林学院土壤和森林营养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从此结缘酸沉降危害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在5年多的学习时间里,他采集分析了5000多个水、土和植物样品,获取基本数据15万~20万个,建立了基于反应机制的湿度温度影响有机质分解的数学模型,发现了高含铵量的酸性土壤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也可挥发氨气的酸化机理,提出pH值降低会使阳离子的可浸提量增大,即土壤酸化会促进营养元素淋失和有毒离子出现。尽管凭借敏锐的科研洞察力他断定,酸雨危害作为林业研究重点的时代将会改变,但这并不妨碍他从多年研究中提炼出气候环境影响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为其后开展的林水关系及森林多功能管理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1996年年末,王彦辉归国回到了林科院继续研究工作。作为森林水文学科的科研带头人,他将我国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林水关系与多功能协调管理作为研究发力点,以攻克科技难关和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带领团队多年坚守在“苦甲天下”的宁夏固原和甘肃等地,进行水分等环境因子驱动森林植被结构动态、森林植被结构影响水文过程和产流功能、森林多功能管理等方面的多过程、跨尺度的综合研究,致力于突破旱区林水矛盾瓶颈,促进林水协调的多功能管理,推动我国林业发展方式转入提高质量和增强功能的新阶段。

在宁夏六盘山区,王彦辉带领研究团队建立了国家林业局六盘山森林生态定位站,在半湿润的香水河小流域和半干旱的叠叠沟小流域,以及源于六盘山的泾河流域等地开展森林生态水文和多功能管理研究,发现造林会不同程度地减少年径流,因此提出干旱缺水区林业发展必须同时考虑水资源限制和水资源影响,将此作为林业发展和森林管理的首要考量指标,这是促进后来我国林业发展思路重大转变的一个学术观点。为了提供相关技术支撑,他们取得了黄土区流域森林覆盖率影响年蒸散量、林分结构影响林地产流的统计关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脚踏实地的同时,王彦辉也没有忘记仰望星空,他认为,森林多功能管理是新时代对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出的新考卷,若想破题眼、拿高分,还需持续不断地思考与求索,这也是王彦辉行路至今却仍能坚守图强之心的根本原因。

 

生态兴则文明兴

 

我国目前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均值的四分之一。而我国的母亲河——黄河,其流域整体的生态问题则更加严重,突出表现为土壤侵蚀剧烈、水体淤积严重、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非常缺乏等,这极大限制了区域发展。对于林草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来说,需尽可能多地恢复森林植被覆盖,以减少土壤侵蚀和荒漠化危害;同时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功能和维持区域供水安全。

然而,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的水资源承载力低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突出限制。一方面是立地干旱限制着造林后的成活和生长,有些干旱立地上造林很难保证成活,即使成活后也会因土壤干化而逐渐变为低质低效的“小老头树”;另一方面则是超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干旱地区大规模造林(包括高覆盖度、高生物量的人工草地)和高密度营林都会导致产水量大幅降低,从而影响当地和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会在林分(群落)、小流域、流域等空间尺度上因为过分耗水、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稳定性降低等影响生态服务功能的整体价值。总而言之,未来的森林植被恢复与管理必须满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但黄河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与南方湿润地区很不相同,必须首先考虑干旱缺水对森林植被恢复的限制,以及森林植被恢复与管理对区域和流域供水安全的影响,探索在满足水资源承载力要求、尽量减少植被生态耗水的前提下提高森林植被整体服务功能的技术途径。“这将是个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王彦辉说。

然而不管任务多么艰巨,生产实践总是需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因此,在融合多年研究成果和欧洲“近自然林业”技术的基础上,他和研究团队率先提出了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的实现路径和实用技术,尤其六盘山区华北落叶松林的多功能林分结构调控目标和经营措施等,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黄土高原旱区林业发展面临的“为啥造、造多少、在哪造、造什么、怎么管”等突出问题。他坚信,我国林业发展的长期任务仍将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而且增强生态功能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面向功能需求来提高森林质量和加强森林管理,走以增强整体功能为导向的多功能林业发展道路。

2019918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这不仅指明了生态文明之路,也擘画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为满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王彦辉将和林科院同仁一起继续在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深入研究森林植被的提质增效理论与技术,不仅要坚持多年形成的“因害设防、适地适树”原则,更要提升到“以水定产、功能最佳”的林水协调多功能管理的新高度,还要在坚持科研的同时注重有关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努力提高林草业发展水平及促进其对实施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的贡献。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论断科学回答了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深刻揭示了两者命运与共、兴衰相依的规律。“我们身处‘离自然最近’的研究者行列中,更要循此法则,做到以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王彦辉坚定地说道。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4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