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佛宫寺释迦塔——木构建筑史上的奇迹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2

世界第一木塔

 

在中国的历史上,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并不多,而辽国是一个鲜有的走过了两个世纪的王朝。这个由最初生活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创建的王朝,在公元9世纪后半叶的时候,诞生了一名领袖。这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人,骁勇善战。在他的率领下,契丹人先后攻破众多部落,并一直南下,抢夺汉人的疆界,最终在公元916年,创建契丹的国号,39年后改称辽国。

释迦塔便诞生在这样一个朝代。很多人好奇一个非汉族的民族怎么会如此钟爱佛教。这是因为当时在位的皇帝为了中原统治的需要,拉近与汉人的关系,学习很多中原汉文化,宗教则是其中之一。他们兴建寺庙、佛塔,同时在此基础上,将信仰佛教一代代传下去。释迦塔便是在历史上著名的萧太后时代打下的根基。那时,他们学习唐太宗的贞观要略,开展了太多先进的思潮活动。同时,在时代发展中吸收了很多一流的建筑人才。当迁都大同后,所有的资源也一并带了过去。

释迦塔,因塔内供释迦佛而得名。这座大肆兴建的佛塔,因其高度及建筑特点闻名于世。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建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古老的年代并不是它的神奇之处,若仅以年代论,它在国内的木构建筑中也只能排在中间。而高达66米的纯木材料的高层建筑,且能够完好地保存至今,成为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才是它最神奇的地方。

释迦塔因位于山西应县,俗名也称应县木塔。除去高度的特点,还因为木质结构而千年不毁的谜团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塔身不毁,一是木塔结构科学,刚柔相济。卯榫咬合的工艺,使塔体有了一定的活动性和弹性韧性,使木塔本身拥有巨大的耗能减震作用。二是木塔的基础非常坚实。三是应县木塔所处的自然条件好,气候干燥,木塔四面通风八面透气,木材干燥不易潮腐。夏天塔上栖息大量麻燕,它们以昆虫为食,客观上起到护塔卫士的作用。

 

建筑上的奇迹

 

释迦塔建筑结构的奥妙、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人为保护的因素,使木塔千年不倒,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释迦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以及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烈度在5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

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和江欢成认为,保证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首先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木塔的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这种耗能减震作用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

从结构上看,一般古建筑都采取矩形、单层六角或八角形平面。而应县木塔是采用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将木塔平面分为内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又分别有地袱、栏额、普柏枋和梁、枋等纵向横向相连接,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桶式结构。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木塔的抗倒伏性能。

从外观上看释迦塔为五层,而实际为九层。每两层之间都设有一个暗层,这个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建筑处理极为巧妙。在历代的加固过程中,又在暗层内非常科学地增加了许多弦向和经向斜撑,组成了类似于现代的框架构层。这个结构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有了这四道圈梁,木塔的强度和抗震性能也就大大增强了。

而最特别的设计要数释迦塔上的斗拱,它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靠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了调整变形的作用。

除此之外,木塔内外槽的平座斗拱与梁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使内外两圈结合为一个刚性整体。这样,一柔一刚便增强了木塔的抗震能力。木塔的第二层到第五层,四周都设有平座栏杆,供游人凭栏远眺。登上最高一层,不但整个应县历历在目,而且远处的恒山也隐约可见一二。(但因其修缮失误,目前游客不能参观释迦塔二层及以上楼层。)

 

历史岁月的痕迹

 

释迦塔的建成吸引了许多历史名人参观瞻仰,古代文人志士也遗留下了他们对木塔的特殊印记。这便是木塔“匾额”的故事。释迦塔一共存在大约45块匾额,其中著名的当属“释迦塔”“正直”“峻极神工”。

“释迦塔”是金代昭信校尉、大书家王瓛所题。制匾时间为金明昌五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标准的颜体,为书法精品,也道出木塔的本质属性。“释迦塔”这3字的两边,还有236字的题记,分6次做成,记述了历次修塔的历史,是珍贵的史料。

“正直”出自清代雍正年间怀仁知县李佳士之手。“正直”二字一语双关,一指木塔笔直,二指为官做人应正直无私、心地坦荡,颇有教益。这块匾与一层塔门上方的“万古瞻观”匾遥相呼应。那块匾却是块“奇匾”,只因它的作者是清康熙年间的应州知州章弘,可是匾上却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之所以没留下,据说原因在于章弘是个贪官,留下牌匾,只是因为字体优美、用意书法俱佳。所以才会有楼上“正直”的牌匾来表明心意。不过,也有说法,章弘是个大清官,因不与当地的地方势力同流合污,遭到这些人的报复,被诬陷成为贪官。历史烟尘已去,事实依然无从考证,但“万古瞻观”4个字却也印证了应县木塔今后的命运。

“峻极神工”是明成祖朱棣御笔。1423年,木塔迎来了大明王朝的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朱棣,这一年他第五次御驾亲征,率军北伐,出师宣化,打击南侵的鞑靼和瓦剌部,大获全胜。朱棣登上木塔,瞭望四境,睥睨天下,意志满满,亲笔题下了“峻极神工”4字。他在用4个字夸赞木塔,其实也是在宣扬自己的“神功”。

岁月沧桑,也许我们无从得见过往,但这些匾额却在描摹着过去,透过它们,很多人和很多事都渐渐浮出水面,也因为它们,佛宫寺释迦塔也才变得更加鲜活。

 

珍贵却难以留存

 

木制塔身的建筑构造,使其珍贵却难以留存。木质结构的建筑从修筑以来,定期要进行修缮维护。木塔目前已经发生了人们肉眼可见的严重倾斜,无论地震还是炮击都不是木塔现在发生严重倾斜的根本原因,根源在于20世纪20年代应县当地的士绅们私自对木塔结构进行了破坏性改动。木塔明五层暗九层,原先明五层的外廊全部为砖墙结构,内部有木梁斜撑来加强整体结构,也就是说,原先游人上塔后是看不到外部景观的,里面漆黑一片,完全靠蜡烛照明。当地的绅商们觉得这种结构太闭塞,他们便私自将木塔外墙全部拆掉,自然承重结构木梁也都给拆了,安装上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能开合的木雕门窗。绅商们收获了美好的应县全景图,但却使木塔的抗风险能力大打折扣,才有了现在的严重倾斜。

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修缮就正式立项,修缮方案却“难产”了近30年。业内专家认为,木塔修缮必须持科学慎重态度,不能任其“自生自灭”,相关部门应勇于担当,形成集中破题的强大合力。这座保存至今的唯一的全木结构八角形楼阁式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它目前却因为难以修复和地理位置等原因,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们唯有寻找新的可靠办法修缮木塔,这一珍贵的历史记忆才能保留。

(责编:杨思玄)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