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为交通强国特色强校建设学科新的增长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3

——记西南交通大学公路工程研究所所长邱延峻教授及其团队

李明丽  通讯作者 阳恩慧

 

“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灌输文化尚交通……宜诚笃,宜勤朴,基础坚,事功崇。文轨车书郅大同。”伴随着西南交通大学校歌悠扬的旋律,这所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知名强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起源于“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为世界轨道交通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再次进行了管理体系改革调整,作为原铁道部龙头高校的西南交通大学在转隶教育部后,面临四川省在川渝分置后没有公路高校的局面。为打破这一局面,邱延峻及其团队依托西南交通大学传统的轨道交通学科优势,同时坚定走国际化道路,历经20余载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跨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成功之路。

 

战略选择

——营造“由外而内”的学术共同体道路

 

真理之光,照亮前行。邱延峻带领的团队从建设之初就十分重视战略思想的引领作用,以学科内涵建设指导高质量人才培养,多年坚持,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依托国家、四川省和学校各方面项目的支持,他们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和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的学科内涵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行业性学科的学科增长点拓展方式;同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教改项目,研究了后发国家学科集聚群体发展的成功路径,将国际化和在地化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先营造国际名声,后确立国内地位的“由外而内”的学术共同体道路。由外而内,外内兼修,两方面相辅相成为道路工程人才培养奠定了理论基础。

邱延峻及其团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道路工程较之于铁道工程的特点和优势是欧美名校的道路工程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仍然具有引领性优势和示范性作用,包括先进的实验设备、强势的学术话语权、具有全球声望的导师群体和领先的学科方向等。师夷长技以自强,团队通过教师出国访学和来华学生培养两阶段“由外而内”的跃升路径,跻身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道路工程分会理事单位,成功形成学科影响力,为保障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奠定了品牌基础。

 

实践行动

——“由内而外”推进人才培养品牌建设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胜于言。”邱延峻及其团队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多年锤炼,沉淀出极强的行动力。根据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和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的研究,他们在保证学科增长点高起点建设和研究生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选择切实可行的战略支点,行动迅速,因此收获了发展先机。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秉持这样的理念,团队项目组“既高起点要求,又接地气行动”,在面对行业性院校形成行业外学科增长点巨大挑战的历史时刻,以对学科高度的热爱与真诚,从道路工程与铁道工程的共生学科方向中,选取了相对容易切入并具有外部可获取资源的路基工程作为战略支点。从川陕交界的广北路开始,团队实现了第一阶段“由路基切入、由路面切出”这一“由内而外”的目标路径。之后,他们又从铁路沥青混凝土的研究需求出发,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借助这一项目实施积累路面沥青混凝土经验,为后续沥青路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奠定了创新基础,形成了第二阶段“由铁路切入、由公路切出”这一同样“由内而外”的目标路径。这两阶段场景应用能力行动,极大推进了学科道路工程人才培养的品牌建设。

 

以研领教

——独辟蹊径提升人才培养资源能力

 

“事虽难,做则成;路虽远,行则至。”西南交通大学道路工程学科发展至今也曾面临过不少挫折和困难。作为新的学科,其在学校转到教育部后开始建设,不具备传统优势学科特别是轨道交通学科的雄厚资源能力。邱延峻及其团队拓宽思路,发挥学科的附加价值,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学科贡献获取人才培养资源。他们围绕学科研究开始阶段的课程教学要求,通过科学研究积累人才培养资源,包括学生高质量就业所需的行业资源、人际资源和国际资源等,大大提升了道路工程人才培养的资源能力。

依托“211”一期建设,学科团队在土木工程专业增设道路工程方向,以培养道路工程研究生高质量生源;依托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原铁道部高速铁路再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等,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丰沛的资源和高质量的国际化环境。科学研究引领人才创新的模式,很好地促进了道路工程品牌建设和专业建设。邱延峻及其团队还乘胜追击,以道路工程团队为核心成功申报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吸引了不少来自道路名校的博士后加盟,就此形成了道路工程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后”人才培养体系。以研领教,邱延峻及其团队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人才培养创新之路。

 

教学相长

——高质量国际化师资建设助力润物无声

 

西南交通大学道路工程学科在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过程里,生动印证了“教学相长”在行业性大学非传统学科的学科增长点建设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教学相长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要求对教师能力的反馈性作用,而教师能力的持续建设又体现在研究生能力的不断提高上。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对博士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的要求,促使邱延峻及其团队加快师资国际化,将骨干教师送到国外访学,提高了教师的国际论文写作能力。随着团队教师国际发表能力的提高,再加上不断从欧美名校引进青年才俊,一批研究成果得以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大大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团队还通过来华留学生培养,充分发挥留学生对英语使用的比较优势,加快国际论文发表,同时也促进了道路工程学科国内师生相关能力的提升。再如,团队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同时具有鲜明纪律意识和优良作风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从而实现了思政融课堂,润物细无声。

历经20余载,风雨兼程,在邱延峻的带领下,西南交通大学道路工程研究团队,依托学校强势学科平台优势,立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立德树人,走出了一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未来任重道远,唯“灌输文化尚交通”“文轨车书郅大同”。

(责编:黄雪霜)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