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情牵国防六十载 矢志创新铸重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3

——追记第三代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王哲荣院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供稿

 

 

2022531日晚上10时,我国著名坦克车辆设计专家、第三代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中国兵器工业功勋奖获得者王哲荣院士永远离开了我们。闻此噩耗,我们为失去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谆谆教诲的人生导师,终生崇敬学习的榜样而感到无尽的悲恸。斯人已逝,回想他的往事以寄哀思!

王哲荣是我国坦克装甲车辆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自主创新的开拓实践者。他胸怀强军报国的理想追求,发扬矢志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守淡泊名利的道德风范,聚焦兵器工业自主创新,勇攀科技发展高峰,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就,为提高我国坦克装甲车辆自主创新能力,为推进兵器工业科技进步,提升陆军装备建设发展水平,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承担并主持过多种不同类型坦克车辆研制,任第三代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兼总体组组长,三代坦克改进型演示验证项目总设计师,北京理工大学双聘院士、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他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91年中国兵器工业功勋奖,1999年中国兵器工业某专项工程个人一等功,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等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哲荣的一生是胸怀祖国、献身国防的一生。少年时代的王哲荣曾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依仗先进的坦克大炮在晋察冀边区的烧、杀、抢、掳。制造坦克大炮、参军报国是他儿时的最大愿望。为实现这一远大理想,他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坦克专业,实现了他保家卫国的少年初心。在校期间,他不仅注重理论学习,更注重联系实际,不怕苦、不怕累,跑遍了实习工厂各个车间和工种,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坦克生产的全过程,加深了对坦克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为日后终身献身国防事业奠定了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分配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研究所,开始了光辉的“坦克人生”。他情牵国防,心系兵器,扎根槐树岭,六十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科研一线,满怀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抒写出“把一切献给党”的真挚情怀。

王哲荣的一生是勇于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他理论功底深厚,技术思路清晰,在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制历程中,始终站在技术发展最前沿,大胆采取新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应用和探索,生动实践着“系统取胜”设计思想和“技术上螺旋上升,运营上良性循环”的发展策略,以及“边投资、边收回,良性循环”项目运营方式。他有效解决了三代坦克指标高、难度大与基础薄弱、技术储备匮乏之间的矛盾,大幅提升了坦克综合性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推动着我国坦克装甲车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从仿制仿改到自主研发、从单一装备到体系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坦克装甲车辆事业自主创新道路,使我国主战坦克首次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王哲荣的一生是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一生。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与美、俄等国相比,技术和工业基础薄弱,科研技术储备落后,承研新型坦克任务的艰巨程度可想而知。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从未动摇、从不退缩,在重大考验面前迎难而上,在重大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以过人的科研视野、追求卓越的使命感、锐意创新的精神,带领科研攻关团队取得了项目研制的重大成功,对我国坦克装甲装备所做的贡献彪炳千秋、永载史册,谱写了壮美的人生华章。第三代主战坦克定型后,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投入第三代主战坦克改进型的研制中,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了坦克火力、防护、机动性能和信息化水平。我们不会忘记,王哲荣在坦克研制中共同度过的不眠之夜;不会忘记在战高原、斗酷暑、抗严寒的试验现场流下的滴滴汗水。

王哲荣的一生是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一生。他穷尽毕生精力,以强烈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为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心无旁骛,不追逐名利,只图把国家急需的事情干好。在他看来,不光要把国家安排的事情干好,还要做好传承,培养好年轻的科技骨干,抓住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他心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为有志于国防工业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搭桥铺路,通过给年轻人压担子,来提升科技人员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他利用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编写出版《在创新中发展的坦克装甲车辆》《论我国主战坦克发展与技术途径》等多部论著,毫无保留地留给年轻人。他培养了20多名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重大项目总师、副总师,30余名重点学科领域科技骨干,他们成为我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哲荣为祖国装甲事业奋斗了60年,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为装甲装备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一生是献身国防的一生,锐意创新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祖国无比热爱,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和典范。在深切悼念的同时,作为兵器事业的接续奋斗者,我们要大力弘扬王哲荣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不断推动我国国防事业在未来发展中取得更大进步。

我们要学习王哲荣坚守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坚定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本色。

我们要学习王哲荣心系“国之大者”、矢志兵器事业的家国情怀。学习他胸怀祖国、献身国防、心系兵器、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始终坚守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把理想融入新时代强国强军伟大事业之中,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学习王哲荣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不屈不挠、知重负重、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发扬科学家精神,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在科技自主创新上勇于开拓,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奋发有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

我们要学习王哲荣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学习他探索真理、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勤勉治学的求实精神,坚守学术道德,践行学术规范,传承优良科研作风,为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埋头苦干、担当作为。

我们要学习王哲荣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操。学习他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可贵品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意志品格,重视人才队伍培养,传承好事业的接力棒,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王哲荣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为兵器事业倾尽的毕生心血,我们将永远铭记;他用一生不懈奋斗生动诠释的“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我们将永远珍视;他的爱国情怀、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我们将永远学习。他的光辉精神,永远激励着全体兵工科技工作者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锐意进取,勇往直前,为履行好强军首责、支撑世界一流现代化军队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编:黄雪霜)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