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人才基石 教育之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古言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下,教师则包含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为让“师道”光芒薪火相传,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2019年9月,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盘点部分科学研究领域内的教育先行者,关注有哪些为教育大计躬耕的“一代宗师”,他们如何传承师道、铸就中华“梦之队”,以缅怀先贤,启发后学。
  
梅贻琦: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梅贻琦(1889.12—1962.5),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后于天津落籍,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任期间奠定了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因此,“永远的清华校长”这一称号授予了梅贻琦。
  在长达47年的教育实践中,梅贻琦逐渐形成了许多极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指导其从事于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任职清华大学期间,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所提倡的“五育”中,即德、智、体、美、群,这是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较早地关注到德育、体育等的重要性。从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大,其教育思想不断变化,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他提出“通才教育”这一核心观念,认为高等教育阶段的直接培养目标应该是“通才”,不应该也不可能负担起直接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才”的任务。“大学应该着眼于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至少应该有知、情、志三个方面。”在梅贻琦看来,教师不单要能“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楷模。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此则于大学之道,体认尚有未尽实践尚有不力之第二端也。”这一段著名的“从游论”,至今被人们所征引。
  
竺可桢: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先驱
  竺可桢(1890.3—1974.2),字藕舫,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作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不被官职厚禄吸引,先后受聘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曾任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推动了国内气象学、地理学等学科发展,在地理学学科发展方向、地理学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若干重大任务决策等方面颇有成就。
  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13年中,竺可桢扩大学校规模,将原来文理、工、农3个学院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7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先后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3500余人,其中包括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等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这是竺可桢明确提出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在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他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讲求办一桩事或研究一个问题,大致分为3个步骤: 一是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使复杂变成简单;二是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三是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竺可桢还有两个非常经典的教育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叶企孙: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叶企孙(1898.7—1977.1),名鸿眷,以字行,上海人,中国物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把毕生奉献给教学研究工作,对开拓、促进中国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培育科学技术人才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政道说:“叶企孙先生是现代中国科教兴国的先驱者。”的确,他一生有关教育的著述甚少,但“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所提倡的教育思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在清华大学执教的20多年里,他作为主要领导者、策划者参与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院的创建,并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对学生教育方法得当,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科学家,例如,早期的毕业生包括理论物理学家王竹溪、彭桓武,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施士元、钱三强、何泽慧等。新中国成立后,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半数以上曾是他的学生,因而有人称他是“大师的大师”。
  为中国教育及科学事业奋斗,叶企孙重授业,更不忘育人,用一生诠释了“传承”的真谛。“叶先生一辈子大公无私,从不为个人考虑。他终身不娶,视学生如儿女,对所有青年的关系都非常亲切。他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了大批科学工作者,团结大家,协力做好工作”为致敬叶企孙,他的老学生和老同事共185人于1992年5月捐赠几万元,成立“叶企孙奖”基金,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严济慈: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先行者?严济慈(1901.1—1996.11),谱名泽荣,学名寓慈、济慈,字华庭、慕光,浙江东阳人,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之一。
  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成果,在做学问方面,提倡“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反复强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务,严济慈密切关注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动向,并在参与创建中国科技大学相关工作后,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开放办学的新举措,逐步建立起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完整教育体系,调整了学科结构,增设了一些新兴技术方面的系科和专业,创建了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大型科学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班,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培养出了第一批博士生。
  除此之外,他在领导物理学研究所工作的同时,还创建了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开创了中国的放射化学研究。10多年间,他积极倡导和支持中国放射化学研究,大力举荐学生到英、法、美等国的著名实验室去深造,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中包括陆学善、钟盛标、钱临照、翁文波、吴学蔺、钱三强等多位学术大家。
  
苏步青:东方国度灿烂的数学明星
  苏步青(1902.9—2003.3),浙江温州平阳人,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杰出数学家和具有崇高师德的教育家,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十分注重教书育人,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数学人才。他曾创建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开拓了计算几何新的研究方向,和数学打交道几十载,一生除了做学问,就是教学生“做学问”。自1931年到1952年间,苏步青培养了近100名学生,在国内10多所著名高校中任正副系主任的就有25位。
  苏步青不止一次被媒体评价为“一代数学宗师”,这一称号是对其杰出数学成就的赞扬,也是对他以教之名推动中国数学领域发展的肯定。他勤勤恳恳,用自身竖起榜样,影响了一代人的发展,培养了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李大潜、谷超豪、胡和生等人。李大潜说:“我是在复旦大学里沐浴着苏老的关怀成为一名数学研究工作者的,难忘苏老的五十载师恩师德,一百年的辉煌人生苏步青先生一生光明磊落、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生活简朴,无愧为知识分子的楷模。胸怀大志弃浮躁,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谷超豪也曾回忆表示,“苏步青先生不仅是我学问上的引路人,在生活上,他也是我和胡和生院士的亲人”。
  
周培源: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开拓者
  周培源(1902.8—1993.11),江苏省宜兴县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是一位中国几代人敬仰的宗师巨匠,为我国科技事业、教育事业奉献终生,推动了中国物理领域、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在科学研究方面,周培源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研究方面,享誉国际。在教育大业面前,他说:“学生在前一辈人的基础上往前走,应该超过他们的老师,这样人类才会进步。”60年深耕不辍,周培源始终倡导“学生应当超过老师”,为祖国培养了几代力学家和物理学家,其中包括王竹溪、张宗缝、彭桓武、林家翘、王淦昌、朱光亚等知名力学家和物理学家。
  周培源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重视基础理论,同时关怀和支持新技术的研究。在培养人才方面,重视基础理论也是他的一贯主张。得益于这种思想,他总是指导学生将有关学科最根本的理论内容吃透,任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期间,他的理论力学课讲义写成的《理论力学》,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对北京大学理论力学教学的高水平起了重要影响。此外,为促进科学教育事业广泛发展,周培源还在1987年将其父亲在家乡遗留下来的600多平方米的住宅捐献给家乡人民作为科普文化活动站。
  
顾毓琇: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理大师
  顾毓琇(1902.12—2002.9),字一樵,江苏无锡人,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中国电机、无线电和航空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顾毓琇是美国麻省理工学校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培育出钱伟长、吴健雄、曹禺等杰出科学家、剧作家。他被公认为国际上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1932年受邀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执掌工学院,并创建了电机系、无线电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招揽人才、大兴教育革新,使清华大学工学院用不到5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中国一流的工学院。除去科学家的外衣,顾毓琇还有着丰富的文学素养,显著的文学成就,一生创作诗词歌赋7000多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使“科学不但和工程共飞驰,而且和诗比翼齐飞”。
  与此同时,他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轫人之一,曾创办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曾任国立音乐院(今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的首任院长、国立交响乐团团长、国立礼乐馆馆长,被日本音乐界称之为“中国古典音乐泰斗”。
  战争期间,顾毓琇主持制定战时教育政策,领导实施对大学大规模内迁,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宝贵的知识精华。由内迁而形成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等学府,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材,仅“中央大学”的师生中就有上百人在新中国当选两院院士。也因此,后世评论“顾毓琇的教育生涯之长、培养的学生层次之高、在各领域的影响之大,堪称现代教育史上的传奇”。
  
贝时璋: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
  贝时璋(1903.10—2009.10),浙江镇海人,生物学家,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
  作为我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的先行者,贝时璋开创了中国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以“学科交叉”理念创建了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组织开展了“核试验放射性本底自然监测”“核爆试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监测”等研究工作,为国内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谈到对青年一代的寄语时,他曾表示:“一个真实的科学家是忠于科学,热爱科学的。热爱科学,不是为名为利,而是求知,爱真理,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福利。”从1930年任浙江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到创建生物学系并任系主任,他明确建议该系以发展实验生物学为主,并先后教授普通生物学、普通动物学、组织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等多门课程,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实验生物学人才。在浙江大学任职的20年中,他帮助众多著名实验生物学家成长,如朱壬葆、江希明、姚鑫、陈士怡、王祖农、陈启鎏、朱润、徐学峥等。同时,他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在筹建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时,提出要物理学和数学的人员共同参与研究。1958年,中国科学院采纳其建议,在贝时璋所领导的北京实验生物所的基础上改建成生物物理研究所,进一步推动、保障专业人才发展。
  
吴大猷:中国物理学泰斗
  吴大猷(1907.9—2000.3),笔名洪道、学立,广东高要人,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等职。
  他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吴大猷的研究领域非常宽广,涉及原子和分子理论、相对论、经典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原子和分子理论、散射理论和统计力学方面有独创性。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的8年间,吴大猷主要负责的科目为电磁学、近代物理、量子力学和古典力学等,在这方面也培育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黄昆、朱光亚等一大批著名物理学家。如马仕俊、郭永怀、虞福春等一批骨干物理学家也均曾从他那里获益良多。
  路甬祥评价他说:“吴大猷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一生从事物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对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吴大猷先生获得博士学位回国以后,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物理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吴大猷先生身体力行,为发展中国台湾地区的科学与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缅怀吴大猷先生对中国科学与教育事业,特别是对物理学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吴大猷先生献身科学的优秀品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省身: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
  陈省身(1911.10—2004.12),美籍华裔数学大师,曾执教于西南联合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为了纪念其卓越贡献,国际数学联盟特别设立了“陈省身奖(Chern Medal)”作为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的终身成就奖。
  他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蜚声国际,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成就,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拉、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美籍华裔数学大师,他对中国数学界倾注心力。20世纪40年代,陈省身在上海主持“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拓扑学家。自1978年以来,他非常关注国内数学事业的复兴,亲自参与组织指导我国数学界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他创办了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并以此为基地,亲自主持举办学术活动,在我国数学界的支持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数学家,对国内数学事业的迅速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他再次捐出100万美元建立“陈省身基金”,供南开数学所发展使用。2000年他与夫人回南开定居,亲自为本科生讲课,指导研究生,招揽人才,推动南开数学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培养了包括杨振宁、廖山涛、吴文俊、丘成桐、郑绍远等在内的大批世界级科学家及著名学者。
  
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
  徐光宪(1920.11—2015.4),浙江绍兴人,知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和稀土科学等领域,是国内稀土研究首屈一指的大家。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他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被国学大师季羡林赠以“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的赞誉。他认为,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将来献身祖国科技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讲授物理化学课、燕京大学化学系开设量子化学课期间,他将专业知识与治学精神一并传承。他很注意让青年教师、研究生及时掌握学科最新成就,站到学科发展最前沿。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际上配位场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迅速扩展,萃取化学研究刚刚开始,他便及时在技术物理系给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设了配位场理论和萃取机理等课程。教材建设、发展层面,在徐光宪看来,一本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他为适应院校发展、学科要求,先后编写完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简明教程》《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
  执教多年,他不仅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还为中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他的学生中有多位获评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量子化学领域的黎乐民,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方面的黄春辉,分子磁体领域的高松,以及重稀土萃取领域的严纯华。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