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综述】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20

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于5月19日—26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
  此次活动紧扣“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的主题,以2014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5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线,通过展出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普惠民成果,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感知科学精神。
  
科普数据站
  活动期间,主场活动、大型标志性活动、各区活动、各行业各科普基地活动精彩纷呈,为社会公众联合奉上了一场丰富多彩、鲜活有趣的科技盛宴。
  据不完全统计,科技周期间,在中央在京单位和社会科普力量的广泛参与下,共举办包括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暨北京创新创业大赛季等大型科普活动10余项。此外,还有各区科技周举办的基层科普活动超过650项,参与人数达16万人次,各行业、各科普基地举办活动也超过300项。
  在北京科技周主场的引领下,科技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品牌效应,同期在河北、浙江、安徽、山西等各省得到广泛推广,在群众之间打响口碑,促进了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氛围的形成,增强了公众对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理解和获得感,进一步夯实了科技发展服务民生的社会基础。
  
主场风采
  北京科技周作为主场,展览面积约11500平方米,室外约5000平方米。它以三大特点、四大篇章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充分体现了“政府牵头、各界行动、全民参与”的大科普理念,展示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前沿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项和互动体验产品,共280余个项目,让公众充分了解了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成果,生动诠释了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内涵。
  ——三大特点与四大篇章
  特点一:创新导向,突出展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成效
  随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纵深推进,北京科技周通过展示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和北京承接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既反映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贡献,又引导社会公众进一步加深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理解和支持,坚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特点二:手段鲜活,生动传播科技创新蕴含的科学精神
  此次科技周的布展以“场景化设计、故事化描述、互动性突出”为特色,运用油墨感应互动、信息图示、手绘漫画等多种技术,采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手段,让公众充分体验科技成果、科学魅力和科学精神。
  特点三:精彩荟萃,科技惠民感知美好生活
  通过科普荟萃区和户外体验等展区,展示一大批贴近民生的设计创意产品、科普展项和科技互动产品,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一)规划引领篇
  北京展区入口处设置前言——规划引领篇。规划引领篇总体展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成就和“三城一区”规划建设进展,展现北京科技在支撑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科技强国北京作为篇
  以“制度优势、人才优势、领域优势”为总述,按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成果、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果3个方面,展示医药健康、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成果。
  (三)美好生活篇
  1.展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当前成就
  呈现科技助力“绿色生活、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画卷,包括近年来污染防治方面取得的“蓝天、碧水、净土”和科技扶贫成果等内容,增强公众对当今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2.展望“科技创造美好生活”未来前景
  畅想未来智能新时代科技成果应用的生动场景。展示科技助力冬奥成果,让公众了解、体验科技冬奥的理念;展示城市精细化管理、垃圾分类智能回收、人脸识别、养老科技等最新成果。
  (四)科普惠民篇
  1.科普荟萃区
  展示优秀科普展品、作品、互动产品等,展现科教融合、寓教于乐等方面的科普智力成果。
  2.户外体验区
  通过秀科学、秀咖啡、秀文创、秀魔方等好看、好玩的形式,推广文化创意、手工制作、民间发明等百姓身边的创新、创意成果,让观众充分体验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时尚生活方式。
  3.特色科普活动
  通过科学竞赛、表演、实验展演、科普话剧等特色活动,激发公众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立竿见影,成效显著
  为期8天,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落下帷幕,在科技创新体验、社会各界参与度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效。
  ——亮点特色鲜明,突出科技创新体验感与获得感
  一是展示内容上体现新时代要求。围绕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展示北京地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果等内容,展现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比如,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沙盘、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等展项,将大科学装置、关键技术突破等成果以科普化方式展现给社会公众,让公众充分感受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的重大战略意义。宇宙黑洞对光粒子吸引模拟装置、航母舰载机起飞与降落交互体验系统、3D显示“光曲”天文科普互动展品、数字化全息文化科普展项等一批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展品亮相科技周主场,为公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科普诠释和体验。
  二是展示形式上运用新技术手段。以“场景化搭建、故事化描述、沉浸式设计”为特色,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全息投影、三维演示、体感交互等展示技术和文化创意手段,将前沿成果、传统文化转化为互动有趣的科普展品,让观众在好看、好玩的愉悦过程中充分感受科技创新。比如,数字丝绸之路全景三维科普地图展项,以真实数据的三维地图模式,展现我国两汉时期从古长安至古安息涉及丝绸之路沿线13个国家、220个历史遗址的地形地貌,以高精度影像全景式展示沿途国家的山川河流、城市风貌,深化公众对“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理解。
  三是展示体验上充分体现服务理念。通过一大批贴近民生的新技术新产品、设计创意产品以及老龄科技、冬奥科技、绿色生活、智能生活等成果和民间发明的展示,让观众切身感受到科技创造的美好生活。比如,通过定格动画展项,集成了文学、绘画、雕塑、模型、音乐、摄影、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让青少年通过体验拍摄、制作过程等方式,在玩中学习了相关知识。北京市持续提升科普基地服务能力,已布局形成了覆盖16区的科普基地服务体系。此次科技周主场充分调动科普基地资源,展示了有趣奇妙的科普产品。比如,北京天文馆“天文望远镜”、万华镜科学馆“创意万花筒”、国术科技“桌面交互一体机”等展项都来到科技周主场,展现了新时代北京科普基地的服务水平。
  ——各界广泛参与,科技周成为全民科普盛宴
  一是各部门组织力度大。不仅有北京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创新主体带来的最新科技成果,也有科普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发明人等社会各界带来的科普展项、创意发明。同时,为了拉近公众与科技的距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科学之夜”活动,推出了科普节目汇演、科学实验、科学沙龙等多项充满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科普活动和亲子体验活动。“科学之夜”活动的圆满举办,让观众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强化了公众走进科学、热爱科学、传播科学的社会意识。
  二是社会公众参与度高。活动作为集聚高端、前沿、新奇、酷炫等元素为一身的科技盛宴,已成为公众了解、体验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窗口。参观者不仅有北京市民,还有其他省市的观众甚至国外游客,不少科技周“粉丝”更是连续几年举家来参加科技周主场活动。受众多元化、参与热度高、影响力度大,科技周主场活动已成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背景下,其意义不言而喻。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