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筑梦边疆 二十载峥嵘岁月稠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26

□ 王 辉

  
  
  “我愿意做一棵白杨,因为那样,我可以直立茫茫戈壁,用强壮的根蘖汲取营养,孤傲地生长。”在王振华看来,做科研应该走出地域的限制,敢于到艰苦的地方去,解决困扰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便是真正将科学研究落到了实处。扎根边疆20载,为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而矢志不渝、奋斗不息,胡杨精神便是对王振华科研之路的最好诠释。
  戈壁驮铃传几世,绿洲湖水润平郊。天山牧场牛羊盛,塞外胡杨品貌皎。在他人看来,新疆是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但水利灌溉问题却一直是困扰其农业发展的关键。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处欧亚大陆腹心地区,远离海洋,水资源短缺,自然条件让水利工程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方针,把节水放在了优先位置。据悉,新疆95%的水资源用在农业灌溉上,只有5%的水资源应用在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中。田间高效节水,不仅节水、节地、节约劳动力,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一年一年,边疆的岁月匆匆即逝,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振华的科研梦想在这片土地上逐渐落地生根。针对边疆水利和绿洲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他潜心开展了以大田滴灌为核心的干旱区节水灌溉科研和教学工作,在长期膜下滴灌盐分演变与残膜分布、兵团主要作物及特色林果滴灌节水关键技术、地下滴灌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大量研究工作。他如胡杨般坚守不辍,已逾二十载。
  
敢存远志,敢为人先
  王振华祖籍河南,20多年前,他跨越几千公里的距离,来到了遥远的边疆,在这里开启了一段纯粹而又坚定的科研之旅。
  1998年,王振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石河子大学,最初入学时,学校并没有分专业,而是在两年之后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出专业选择。当时,学校有3个涉农专业,但是很多学生在这些专业面前都望而却步。为了鼓励学生投身到农业领域的相关专业学习中,学校给出了“凡是班级前5名报考3个涉农专业,就给予一定的奖励”的政策,而当时报考相关专业的学生中只有王振华一个人符合这个条件。就这样,王振华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正式投身到了农业水利研究领域中。
  2002年,王振华本科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而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膜下滴灌的相关研究。在王振华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膜下滴灌技术于1996年在新疆兵团诞生,200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在这一阶段,王振华对这一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002—2005年,他又继续在石河子大学攻读了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王振华将地下滴灌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当时地下滴灌是世界上前沿的节水灌溉技术,投身其中,王振华开始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为了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在节水灌溉领域有更加长足的进步,2011—2014年,王振华在职攻读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又于2016年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了1年的博士后研究。在这段时间,他将主要研究方向聚焦在节水控盐研究中,围绕着新疆地区棉花、玉米、小麦、番茄等特产作物,开展膜下滴灌,针对新疆干旱地区的盐碱失调状况,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在滴灌技术的前提下,他不断实践,在节水灌溉、水源调控技术、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执着无悔,让科研梦在边疆开花
  经常会有人问王振华:“为什么选择留在新疆?”可能在他人眼中,新疆地处偏远,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经济条件,都与内地的大部分省份相差甚远。但是,王振华却“执意”留在这里,致力于将科研的种子播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其在这里实现最大的价值。
  “因为兵团特殊的形式及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节水灌溉、滴灌技术等在新疆有强大的生命力。”王振华说。在这里,王振华二十年如一日针对边疆水利和绿洲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潜心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科研成果。
  新疆地大物博,其滴灌面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其内陆盆地盐碱问题一直困扰着膜下滴灌技术的长久应用,盐碱从山上蔓延到盆地里面,一直呈现积聚增加的趋势。但是,滴灌技术的适用范围也只是控制在60厘米以内,在这范围之外,土壤中的盐碱经过多年的积累,会对土壤质量及作物产生一系列影响,不管是政府还是老百姓都对这件事情极其忧心。
  2009年,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的支持下,王振华领导团队系统研究了新疆长期膜下滴灌农田盐分演变规律及灌溉调控对策,揭示了干旱区滴灌农田节水灌溉型次生盐碱化的产生机制,提出了长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分布及变化规律。这项研究结束之后,王振华及其团队还针对石河子地区下属灌区开展了多年的定点研究,经过大量的观测取样,他们证明:如果在灌水合理的情况下,长期滴灌不会造成盐分的积累爆发,反而可以将盐分调控到适宜的范围,甚至降低到一定程度。兵团水利局公函认为“该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于长期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可能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的疑虑和担忧,对于今后兵团膜下滴灌技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研究成果荣获2012年度兵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8年,部分成果在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上发表。
  除了基础研究之外,王振华在应用研究中也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他说:“在2008年以前,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从来没有采用过小麦滴灌的方式,但是新疆兵团的老百姓在一次农业结构调整中,让小麦代替棉花,首次使用了大田小麦滴灌技术,但是在使用之后,老百姓仍对这一技术有着一系列疑问。”为了解决他们的困惑,从2008年至今,历经11年,王振华团队全面系统研究了北疆滴灌小麦及复播作物(油葵、青储玉米等)高效节水关键技术,基于滴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建立了北疆气候条件下滴灌小麦及复播作物灌溉制度、水肥耦合模型及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成果为密植作物滴灌工程设计、技术推广、科学灌水施肥及盐碱地滴灌小麦及复播作物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并得到了康绍忠院士、王浩院士和邓铭江院士的高度赞赏,兵团水利局高度肯定:“成果丰富并发展了兵团节水灌溉事业”,相关成果被兵团办公厅文件采用并发布实施,有力推动了新疆滴灌小麦面积超过1800万亩,保障了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其中部分成果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不畏艰难,不懈前行创佳绩
  “做棵胡杨,扎根边疆。论文成果,紧贴实践。绿洲生态,节水控盐。山盆系统,自动灌溉。”这是在2013年10月,王振华所定下的科研目标,多年来,他一直在践行着自己当初立下的志向,无畏时间流逝,目标永不更改。
  对于未来新疆地区的节水灌溉发展,王振华也有着自己的规划。
  新疆地区具有“三山夹两盆”的区域特征,水源大部分来自山上,然后通过河流进入到盆地里边,河流所经过的地方就形成了绿洲。现如今,新疆的滴灌面积已多达5200万亩,田间的管道化也十分完善。原本水源可以直接流入到田间,但是现在普遍通过渠道流到地头,然后再进行水泵加压,能耗巨大。基于这一状况,王振华开展了灌区自压自动化滴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山盆系统自压自动化灌溉技术,使水源利用地形落差通过管道自然进入田间,不需要人为进行水流加压,更加节能、节水,管理更加智慧化、智能化。2018年11月,王振华在南昌参加全国农田灌溉自来水化技术研讨会时,水利部也在考虑今后国家的农田灌溉要向管道化发展,就像城市的自来水一样,随时打开随时都有水,随时都可以灌溉。这与王振华提出的山盆系统自压自动化灌溉技术不谋而合。如今,这一技术已经在新疆兵团约200万亩的田地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扎根边疆二十载,维稳戍边育英才;位卑未敢忘忧国,躬耕丝路亦豪迈。20多年的科研之路,王振华的科研脚步遍布了戈壁荒滩、绿洲草原。他就像一棵胡杨,在教育战线践行着维稳戍边的神圣使命,躬耕不辍,坚毅昂然。
  筑梦边疆,二十载峥嵘岁月稠。2019年3月,王振华成功入选了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今后,他还将在这里续写新的故事。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