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17

动态
  

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2月14日,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完成在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少年星一号”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预期。锂电池组、太阳能电池和电源管理模块工作正常,星上能源充足。空间成像载荷性能稳定,地面上行指令均正确执行,已发回多帧对地成像照片。
  “少年星一号”是一颗3U结构的立方体纳卫星,主要功能是无线电存储及转发,相机对地成像等。“少年星一号”完成在轨测试,标志着其由工程研制阶段正式进入运行阶段,向建有卫星测控分站的中小学校和教育机构交付使用,为学生提供测控真实卫星的体验,重新定义我国航天科普教育场景。
  目前,基于“少年星”研制与测控的中小学航天科普课程体系初步建立,立方星套件已更新至第四代。“航天与太空+STEAM”教育解决方案走进北京四中、海南文昌中学、郑州第四中学等全国数十所名校。未来,所有建有卫星测控分站的中小学,均可以开设卫星测控科普课程,让学生在教室里获得天地互动的巅峰体验,唤醒学生对未知以及未来的深层探索兴趣。
  

“向阳红01”船南极科考创下多项第一


  近日,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了解到,“向阳红01”船圆满完成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暨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南极航段科考任务,于北京时间2月14日抵达智利蓬塔港,海上考察历时46天,并创下多项第一。
  此次科考首次将我国南极科考断面调查由传统的西经45°向东扩展400多公里,至西经37°海域,对威德尔海与南大洋进行水交换的“交通要道”进行了调查;在德雷克海峡中部顺利完成了2个站位的综合海洋环境要素观测,这是我国科考船首次在南大洋西风带中心的关键区域获得全水深综合海洋要素观测剖面。
  此外,“向阳红01”船还成功在南极鲍威尔海布放了2套深水潜标,观测海洋不同深度水团的流速、温度、盐度等理化参数的变化,开创了我国利用潜标对南极大西洋扇区海洋环境实施长期观测的历史;并首次对南极大西洋扇区海底进行了大范围全覆盖的海底地形测量,完成调查测线约8880公里,绘制了6个重点区块约15000平方公里的清晰海底地形图。
  同时,“向阳红01”船还首次对南奥克尼群岛周边海域的海底进行了高分辨率测绘和取样工作;首次在南极大西洋扇区开展了海洋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获得了1100公里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这是我国迄今在南极获得的分辨率最高的地震探测剖面。
  

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控毒新机制


  2月13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题为“防御素类似蛋白驱动的水稻镉外排和分配”的研究论文。据悉,文章中新发现的控制水稻重金属镉积累的机制,有助于防控镉含量超标的毒大米。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据初步估计,中国耕地面积的20%以上受到镉、砷、铅等重金属污染,其每年造成的粮食减产和污染分别达到千万吨以上,类似有毒镉大米的事件不断发生。
  来自中国的研究小组,搜集了中国的代表性水稻品种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筛选。通过10年的努力,最终克隆到了镉积累的关键调控基因CAL1,而且发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机制:CAL1是一个分子量不大的植物蛋白,它在细胞内合成后,与镉进行“特异结合”,并将镉排除出细胞外,从而有效降低细胞内镉的积累。
  这一新发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定向改造作物,使水稻的稻草中积累更多的重金属镉,却不增加稻米中镉的含量,同时还能逐步对农田进行修复,最终变成清洁的生产用地。
  

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总投入1.75万亿元


  2月13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根据科技综合统计年快报初步测算结果,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纵向来比,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比上年增长11.6%,增速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横向比,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较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201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02%,首次突破2%;2016年为2.11%,2017年进一步上升至2.12%后,已经比2012年提高了0.21个百分点。
  研发经费的系列投入中,最受关注的一个指标之一就是基础研究的投入。国家统计局透露,2017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为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的比重为5.3%,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从研发活动主体看,2017年企业研发经费为1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连续2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研发经费分别为2418.4亿元和112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5.2%。
  

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及地质找矿成果公布


  2月9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2017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分别是: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湖北宜昌寒武系—志留系页岩气调查实现重大突破,延安气田复杂致密气藏开发关键技术创新,深部金矿阶梯式找矿技术方法成效显著,西北印度洋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现象的首次发现,井下超前探放水和水害监测关键技术系统研发,多要素多技术城市地质调查有力支撑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全国煤中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取得新进展,相山铀矿田三维地质“玻璃体”调查和成矿预测取得新进展,首次建成国家地质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地质云1.0”。
  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分别是:湖南省平江县仁里发现超大型铌钽多金属矿、福建省建瓯市井后探明超大型优质叶蜡石矿、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首次发现大型砾岩型砂金矿、塔里木中西部顺北地区探明超深层大型油气田、准葛尔盆地玛湖凹陷南斜坡二叠系探明大型油田、甘肃省西和县大桥探明超大型金矿、江西省武宁县东坪发现超大型钨矿、云南省盈江县大石坡发现超大型红柱石矿、河南省嵩县雷门沟探明超大型钼矿、广东省英德市鱼湾发现大型稀土矿。
  

地球科学领域首个大数据刊物创刊


  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全球地球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大数据刊物《地球大数据》近日正式创刊。该刊物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英国Taylor&Francis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地球大数据》旨在通过发表有关地球科学各领域的论文,促进数据开放与共享,推动地球科学相关大数据的共享、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创造新的理论与方法,发展并革新人们对地球系统的认知与理解。除发表与地球大数据相关的研究论文、综述文章、快讯文章之外,该刊还发表数据论文,鼓励作者通过把数据和算法等存储在被认可的公共存储器中,促进数据共享和利用。
  作为《国际数字地球学报》的姊妹刊,《地球大数据》将为科学家、工程师和决策者提供一个发表和推动数据开放及数据密集型研究的学术平台,促进数据共享和开放,促进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鼓励跨领域应用的科学探索。通过公开传播知识,《地球大数据》将加强交叉的、跨学科的研究模式,同时促进大数据教育与能力建设。
  我国发起成立、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作为《地球大数据》和《国际数字地球学报》的主办机构,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10余个国家召开了10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和6届数字地球峰会,先后成为地球观测组织和国际科学理事会成员。这两个国际刊物的出版,将进一步提升学会的国际影响力。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