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用科技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10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泽山院士、侯云德院士和其他获奖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铁基高温超导、量子科学、暗物质探测等基础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高铁、核电、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大步走向世界,我国科学家在诸多国际科技大奖中勇夺桂冠。同时,创新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基础研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担纲“主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发展新动能加快壮大,很多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世界潮流。我国创新的辉煌成就,让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也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当前,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要牢牢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聚起更为强大、更为持久的科技创新力量。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加快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根基所在。要面向建设科技强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高度重视数学等基础学科,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相结合。加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工程、国家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面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攻克关键共性技术,解决好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面向增进民生福祉,开展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污染治理等领域攻关,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落实和完善支持企业创新投入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大企业牵头承担重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任务,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大力发展面向市场的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千千万万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尖专精”,必将极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必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关键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效的创新激励与保障机制。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的春天。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力度。切实落实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进一步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薪酬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等改革,落实科技成果“三权”下放、股权期权激励等政策,完善人才评价、培养使用、合理流动等机制,真正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奔头、社会上受尊敬。要简除繁苛,制定方便简约、行之有效的规则,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多一些时间去自由探索。基础科学研究一般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出成果慢,对甘于寂寞、埋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不断完善稳定支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机制,使他们心无旁骛、专心科研。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队伍,应该也一定能够涌现更多的国际领先创新成果,产生更多的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走在世界科技创新前列。
  创新造福人民,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具有专业技能,每年大中专毕业生1300多万。这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创新资源和发展优势。要着眼提升创新供给能力和效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更为有效地集众智汇众力。要完善政策措施,使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享有良好服务、公平机会和法律保障。鼓励大企业、科研院所打造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使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护。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弘扬创新创造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广泛吸纳国际创新资源,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助我国科技创新大业。要深化国际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促进国内外技术、资本、知识等创新要素有效对接,打造世界创新高地。我们欢迎海外各类人才加入中国创新创业“方阵”,共享发展机遇和创新成果。
  同志们,朋友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的时代,是科技工作者大显身手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稿件来源于新华社)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综述
  
  科学是一道光,穿过幽暗的历史甬道,照亮了当下,更照亮未来。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的春天”,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已是今日中国飞速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成为各个领域后发先至、“弯道超车”的超级引擎。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声言犹在耳:“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蓝图已定,只争朝夕!中国科技界的每一位从业者在号角声中,摩拳擦掌,奋勇争先。
  2018年1月8日,中国科技界的精英们在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内欢聚一堂。中国科技界的盛会——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又一次如约而至。科学技术奖励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每一年奖励一批在我国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是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具体体现,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回首往届的科技奖励大会,“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铁路”等重大成果都曾在这个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现出璀璨的光芒而被举世瞩目、彪炳史册。
  盘点2017年的获奖项目,同样不乏原创性强、具有引领作用和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从引领前沿到服务民生,从自主创新到成果转化,中国科技在各个领域不断开拓进取,这次盛会让我们明显地感受到科技工作者们展现出来的中国智慧和中国自信。
  

科学家是最闪亮的星


  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
  2.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
  3.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
  4.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6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厄尔·沃德·普拉默(美国)、肖开提·萨利霍夫(乌兹别克斯坦)、张首晟(美国)、菲利普·戴维·寇茨(英国)、陈德亮(瑞典)、施扬(美国)、保罗·斯潘诺斯(美国)。
  雄壮的音乐声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颁奖台上,将红彤彤的证书,亲手递交到王泽山、侯云德两位院士手中。两位“80后”的耄耋老人手捧证书,在国徽之下接受全场为他们响起经久不息的雷鸣掌声。
  王泽山将60年的科研生涯,献给了祖国的火炸药事业,他坚持“国家交给的任务必须完成”;侯云德一生,为铸就重大传染病防控之“盾”而执着,信奉“为了民生,科学家就该站在斗争最前列”。用科学热情将冷板凳坐热,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人最为宝贵的初心与信念。
  本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两个项目,都引领甚至开创了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其中,香港科学家唐本忠团队原创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已成为一个由我国科学家开拓引领、多国科学家竞相跟进的研究领域。而在“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项目中,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水稻理想株型关键基因方面取得重要发现,对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大意义,为“新绿色革命”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具有重要国际影响。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对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升级、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堪称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彰显了中国力量。新发突发传染病始终是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和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对此,以李兰娟院士为首的团队创建了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实现了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的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向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
  燃煤是造成区域严重灰霾的重要原因。本次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全面提升了燃煤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推动和支撑了国家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战略实施,为解决全球燃煤污染挑战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技术和产品已输出欧美和“一带一路”国家,赢得了国际声誉。另一个一等奖项目——“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质高效加工技术与装备”,原创性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将我国碳纤维复材构件加工技术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
  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正是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一字一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知识、创新、人才的尊重,温暖着科技人的心田,鼓舞着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攀科技高峰,用手中这盏科学的明灯,照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科技奖励改革进行时


  2017年,科技奖励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5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确了改革重点与任务。除此之外,2017年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按照奖励委员会的要求,继续稳中求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
  继续拓宽专家和学术组织推荐渠道
  2016年拓宽了自然科学奖专家推荐的渠道,得到了科技界的积极响应。在此基础上,2017年进一步拓宽了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专家推荐的渠道。2017年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中,专家推荐84项,占比40.2%,评审通过项目中,专家推荐19项,占比54.3%,比2016年的23.8%翻了一倍多,而且两个一等奖项目全部由专家推荐。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中,专家推荐64项,获奖12项,分别占推荐总数和获奖总数的30.3%和24.5%。从以上数据看,专家推荐已成为重要的推荐渠道,而且推荐项目质量显著提升。
  同时,为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作用,2017年通过中国科协推荐和对社会力量设奖单位的考察择优,动态遴选了24个学术团体作为推荐单位。这些举措,既为优秀成果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也为实行提名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试行定额评审制度


  近5年三大奖总数基本呈逐年减少趋势,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总数已控制在300项以内。经征求相关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意见,并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的综合考虑,2017年试行授奖数量总额控制,将自然科学奖数量控制在45项左右,技术发明奖数量控制在65项左右,三大奖总数不超过300项。按照上述规则,2017年在评审委员会阶段对技术发明奖试行了差额投票,差额9项,为进一步完善定额评审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限制完成人频繁报奖,遏制论文堆砌


  为了引导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加强科研成果的沉淀积累和实践检验,2017年对完成人报奖间隔年限和论文规范使用出台了更严格的规定。一是规定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获奖项目的全部完成人,不能作为2017年三大奖推荐项目的完成人,遏制了部分完成人搭车报奖、拼凑报奖的现象。二是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奖提交评审的论文专著数量,从原来的“不超过20篇”减少为“不超过8篇”,力求营造求实创新、“重质量、轻数量”的风尚。
  

细化专用项目评审组,加强专用项目审查


  根据专用项目所属的学科专业,2017年进一步细分了评审组,并专门设立了“基础及前沿技术”评审组,支持鼓励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基础前沿的科研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专用项目的保密审查力度,凡是可以在通用评审的项目,一律转到通用组评审。2017年有1项医疗卫生类项目,经严格审查和专家咨询,从专用转组到通用,保证了评审的公信力。
  

持续在纪律建设上下工夫


  在评审活动中,所有节点遵循“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按章办事”的原则,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最大程度杜绝人为操作的可能性。除了坚持评审驻地实行半封闭管理、相关人员手机集中封存、计算机操作记录留痕、评审全过程录音录像存档等常规措施外,进一步在纪律建设上下功夫。2017年评审期间,除监督委员会现场履行监督职责外,驻科技部纪检组长亲自带队到评审会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办公室也连续两年到会视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不断增强评审的公开透明度


  一是扩大公示内容。2017年进一步加大公示力度,增加了对自然科学奖知情同意证明等内容的公示。二是扩大评审旁听参与面。连续第3年举办公众旁听活动,从137位申请人中随机抽取20位旁听代表,分别参加两场公众旁听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坚持初评结果新闻发布制度。初评会后,组织召开了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公示发布会,在科技部和奖励办网站同步公布三大奖通用项目的初评结果和评审专家名单,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为保证奖励的公正性和公信力,还组织对25个高等级项目进行了现场考察,对随机抽取的4个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开展了经济效益真实性核查,并就最高科技奖初评通过候选人征求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意见,就自然科学奖初评通过项目邀请了海外专家函审,就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开展了行业咨询,就国际合作奖评审通过候选人征求了有关驻外使领馆的意见,确保评审结果得到更加广泛的共识。
  

2017年获奖项目有哪些不一般?


  此次获奖的成果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2017年评审通过的项目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中国力量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对于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升级、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重大新发传染病防治的“中国方案”,向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油气开发、现代煤化工、深海探测、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等多个重要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深化高铁“走出去”战略,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基础研究重大成果持续产出,彻底改变了一等奖连续空缺的局面


  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经多次空缺、连续空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13年以来,每年都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产生,2017年已是连续第5年,而且同一年度产生了2项(上一次是2006年)。一等奖项目研究领域,从之前较为集中的基础物理学,扩展到化学、生物学,呈现“多点开花”之势。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水稻理想株型关键基因方面取得重要发现,对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大意义,引领了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香港科学家原创的“聚集诱导发光”概念,已成为一个由我国科学家开拓引领、多国科学家竞相跟进的研究领域。
  

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再攀高峰


  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推进强军兴军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2012年至2016年,专用项目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7项,占到总数一半,技术发明奖一等奖7项,约占总数六成。2017年又有一项“国之重器”评审通过为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有光学仪器和航天航空领域的两项重大成果评为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更有一位武器弹药领域的科技专家荣获国家最高奖。
  

助推人民生产生活改善和产业转型升级


  农业机械制造和高端农业装备项目较往年大幅增加,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青岛农业大学牵头研制的多种型号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装备,为实现花生全程机械化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预报及固体废物处理领域成果显著,为加强环境治理、打造绿水青山提供了科技手段。先进医疗装备表现突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当地企业联合开发的高端超声影像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高端超声产品国产化,推动了我国相关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中西部地区呈现新亮点


  2017年评审通过的3个创新团队,2个扎根西部,1个来自中部。中科院寒旱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创新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扬高原牦牛精神,为我国青藏铁路、青藏公路、中俄输油管道、哈大高速铁路等寒区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的科学和技术支撑。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家共建的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为西部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乌兹别克斯坦也成为第一个有专家获得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中亚国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占81.6%,比2016年度提高13.5个百分点,为近5年最高,说明企业在原始创新活动中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同时,企业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技术创新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2012年以来,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特等奖一共9项,企业牵头的7项,一等奖64项,企业牵头的30项,与其他类型的创新主体相比,企业占据了优势地位。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