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08

声音
  
  
丁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进步,科技人员的数量和研究体量均有了大幅提升。然而仍应该看到,我国发展中所急需的一些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一些关键部件和仪器仍需要从国外引进。这些“卡脖子”领域,不仅对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形成桎梏,更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的方方面面。
  对核心技术不应抱着从国外引进的幻想,而应当从自身发展中寻找根本性的解决办法。“非对称”赶超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我们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为我国科技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指明了方向和突破口。
  以医药产业为例,它既是高技术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医药工业也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医药大国,但还不是医药强国。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医药产业仍存在原始积累不足等问题。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背景下,我国新药研究需要从跟踪仿制发展到模仿创新,并向原始创新阶段迈进。作为医药研发人员,应该主动迎接挑战,承担实现“新药梦”的历史使命,奋发图强、坚持创新,为“出新药,出好药,出老百姓吃得起的创新药”而努力,更好地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健康需要。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涌现了一批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建设了一批引领科学发展的大科学装置和研究平台。这都源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人心,特别是国家加大了科技投入,改善了科研条件与环境,让科研人员能充分施展才能,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我们期待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这必将保障我国科学技术更加快速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将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无愧于我们祖先的伟大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具体提出两条建议:一是结合国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深入凝练一批大型科技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既可以满足国家需求,引领世界,掌握核心技术,又能解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基础材料、器件和工艺等存在的问题;二是结合重大任务,锤炼出一大批人才结构合理、世界一流的科技团队。除领军人才外,要注重对具有特别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对人才的评价应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受头衔和学历的限制。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


  众所周知,氢能是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能源,常被委以“减碳加氢”“改变能源结构”的重任。殊不知,决定能否改变能源结构的并不是氢,而是拿什么来制氢。
  自然界并不天然存在氢。因此即便氢是高效的能量载体,它也不能与一次能源相提并论。要利用氢能,首先要制氢。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就需要以消耗电力为代价——如果是煤电,意味着还是要烧煤;如果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就等于利用了可再生能源。所以即便是使用氢能,也是由“用什么来制氢”影响着能源结构。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人人皆知氢是好的能量载体,但始终没有得到大规模利用的原因。
  有观点提出能源结构转型本质上是燃料的“减碳加氢”,细究此言恐怕不够全面。从燃料由煤到油再到天然气的变迁来看,的确是减碳加氢的过程。但也应注意到,能源转型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减碳不加氢”。如风、光、水及核能、地热能等都是减碳而不加氢的。全面地说,能源的低碳转型一类是化石能源的减碳加氢,一类是向非化石能源转型。
  
  
谭建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其中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政产学研各界也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视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一步。
  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智能产品的转型应从:智能手机转向智能终端,智能家电转向智能家居,智能机床转向智能装备,无人驾驶转向无人系统等。
  我认为,国家战略大环境下,智能产品、装备要做到五个结合:要与创新设计结合,中国企业要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要与大数据相结合,以大数据掌握市场、客户的需求;要与知识工程相集合,总结出加工人员、车间管理等经验,并系统性地推广;要与虚拟现实结合,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民用,实现军民融合;要与精准生产相结合,在恰当时间生产恰当产品。在这一背景下,虽然互联网+不能替代产品设计、制造、加工以及管理技术,但是却可以帮助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加工效率、加工质量。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