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心济苍生 粮安天下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24

  《尚书·禹贡》曾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之称。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富饶的土地资源,给河南(简称“豫”)带来了绵延千年的历史繁华。中国八大古都,河南独享其四: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从夏朝至宋朝,几千年来,历经二十余王朝更迭的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工业革命的到来宣告了农耕文明的日渐消逝,各国各地纷纷掀起了工业发展的高潮。然而,“民以食为天”,再发达的工业文明也离不开人民生活基本的温饱作为保障。在迈向工业发展的路上,是谁默默肩负起了“哺育苍生”的责任和重担?又是谁将辛勤耕耘的硕果一路播撒?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近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走近中原粮食的“保护神”——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

 

 

——记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茹振钢教授

本刊记者  蔡巧玉

 

  在田间地野考察的茹振钢,又一次收到了从首都北京传来的好消息——由于在小麦育种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茹振钢获得了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栉风沐雨数十载,这位坚韧不拔、执着书写小麦传奇的学者,终于用他刻尽风霜雨雪的勤劳双手,获得了来自家乡人民、社会各界的极大肯定。

“很多人说,茹教授,以前我们一直没能把您和那些品种优良的小麦挂上号,要不是这几年您接连获奖走进大家的视野,我们都不知道这些是您做的咧!”每当听到父老乡亲说出这样的话时,茹振钢总是粲然一笑,说道:“不认识我没关系,只要你们能种上优良的小麦品种就行,那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中,无论多高的荣誉和赞美,都比不过培育出一代代优良的小麦品种,让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更让他快乐和自豪。“粮安天下育苍生”,这便是他此生最大的梦想。

 

一粒种子,一个世界

 

  “种子是农业的核心科技,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每逢夏至过后,便是小麦成熟的季节了。漫山遍野翻滚着的层层麦浪,将大地染成了一片金黄。在这样一个热闹与丰收的时节,茹振钢同千千万万个眼望丰收的农家老汉一样,幸福满溢。

  尽管现在的他早已与小麦融为一体,但小麦育种究竟有多重要,最开始,茹振钢也是不清楚的。

  1978年刚刚恢复高考之际,满怀激情与抱负的茹振钢走进了考场。尽管首击即中,但从农村走出来、一心向往“学好数理化、振兴新中华”的茹振钢,却被农业院校录取了。不能一展心中抱负,还要回到田间地野,不得不说,他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贫穷?还是战争?”

  “你说的都不是。现在世界上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等到地球都被沙漠侵袭,那人类也不能生存了。所以说,谁能将沙漠变绿洲、绿洲变粮仓,让世人不再挨饿,那才是最了不起的事!”

  高中班主任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他意识到在田间地野一样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出生于1958年的小乡村,又经历过3年自然灾害的茹振钢,原就比其他人更能理解粮食的重要性。从此之后,他便下定决心扎根农业,用科技装满国家的粮仓!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大学里,茹振钢埋头苦读,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拼命汲取科学的养分;工作后,他又尽情地在田间挥洒汗水,风里雨里,一干就是30多年。

  冬去春来,花谢花开。在一年又一年的默默耕耘中,茹振钢将有用、好用的农业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足迹遍布全省各地,惠及全国。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他深知育出好种子的分量有多重。因此,无论多忙,他都坚持亲自选种,并且30余年来,先后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和“矮抗58”等小麦新品种。特别是近些年培育推广的“矮抗58”小麦新品种,不仅每亩小麦产量增长到1200斤,还具有抗倒伏、抗冻、抗病和耐旱等优点,迅速在黄淮海麦区推广开来。截至2016年夏收,“矮抗58”已累计种植超过3亿亩,增产小麦121.1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300多亿元,被誉为“黄淮第一麦”。

  “我国最大的一块麦田就在我们黄淮区域,2亿3000多万亩,播种面积最适宜小麦生长。土壤条件好、产量又高、面积又大,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我们就更应该努力,进一步提高小麦的产量水平,简化生产过程,使之成本越来越低、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不仅能满足中国人的饭碗需求,还能支援世界,这些就是我们最想做的事!”茹振钢笑着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信心与向往。

脚下虽是方寸,方寸间自有乾坤。他的目光,早已飞出了眼前的田野,飞到了全国各地,飞向这广阔无垠的碧绿苍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事业需要传承,精神也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说,早期生活的困顿艰难造就了茹振钢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执着精神;那么,一路走来,那些德艺双馨的前辈导师、一次次付出与收获的快乐,早已将那一缕无私奉献的精魄刻进他的灵魂,造就了如今无坚不摧、顽强坚韧的茹振钢。

  “我的导师黄光正先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对我的影响、对我们团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论取得了何种奖项和荣誉,茹振钢总会想起恩师黄光正教授,他是茹振钢心中一面永不倒下的旗帜。

  1981年,23岁的茹振钢从中牟农业学校(现河南农学院)毕业后,被正式分配到百泉农专(现河南科技学院),并有幸投身于当时育种界赫赫有名的国家级专家黄光正教授门下,从此跟随导师开启了他漫长艰辛的小麦育种生涯。

  为了确保科研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几十亩的试验小麦,黄光正经常带着茹振钢深入田野,一株一株地手工脱粒,一连几个星期,任凭风吹日晒、满面尘霜,痴心不改。

  “老先生的家乡在广东,家庭条件其实很好,但他却选择了育种事业,离开家乡扎根河南,非常不容易。”茹振钢说。

  尽管出身优越的家庭环境,但黄光正却放弃了家乡富裕优渥的生活,一心扎根河南,服务河南农业。在茹振钢的记忆中,工作中的黄教授,谨慎细致又敢于创新;生活中他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从不摆架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接地气的“土教授”。最让他感动的是导师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处处为学生着想的高尚品质,他们是师生,更是挚友。正是黄光正教授对科研事业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影响了茹振钢,也成为了他的科研和人生写照。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段宝贵的师生情只维系了不到7年时光。

  1988年,长期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黄光正病倒了,等到医院诊断结果出来时已经是肝癌晚期。当茹振钢接到医院病危通知赶到先生的病榻前,看到的就是他疼痛难忍、浑身冒汗的场景。

  “从昏迷中醒过来的先生,看到我的第一眼就问,‘你什么时候来的?有没有吃饭?’到那个时候了,他竟然还只想着关心别人,令人心如刀绞!”回忆到这里,茹振钢的语气中充满了悲痛与怀念。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得知自己已经用过餐的老师,第二句话就是赶他走。

  “你怎么在这个时候来了?现在正是小麦科研的关键时期,我在医院有医生护士,你赶紧回去,育种绝不能耽误!”

  尽管内心万分不想离开,但不愿也不能违背老师意愿的茹振钢,还是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了河南。两天之后,饱受病痛折磨的黄光正离开了人世。

每每回想此事,茹振钢心中都充满了深切的悲痛与怀念。每到清明时节,他总要带着学生到黄老先生的铜像前缅怀先师,将如先师黄光正般的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麦田里的“守望者”

 

  “小麦于我而言不仅是事业,更是家人、孩子。”

  19885月,饱经人生历练的茹振钢,在小麦育种路上刚走了6个年头就全面挑起了育种事业的重担,终将事业未尽的黄光正教授的遗愿承传了下来。

  “‘百农62’就是在先生病重期间培育出来的。他生前最关心的事就是小麦育种事业,他走后,这些责任就应当由我们担当、传承下去。”茹振钢说道。

  实验室、讲堂、田野……此后,茹振钢朴实刚毅的身影仿佛永不知疲倦地在战斗。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他一心扑在了小麦育种事业上。

  1998年审定的“百农64”,最大年种植面积达1500万亩,累计种植达7000万亩,被老百姓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麦品种!

  在人们的称赞和惊叹中,他在开发更优良的小麦品种道路上依然奋力前行。

  1996年,在农田观察并且和农民交流后的茹振钢发现,倒伏是影响小麦收成的最大威胁。为了减少农民损失,提高小麦收成,他开始向培育“高产、抗倒、抗冻、抗病、优质”的小麦良种进军。

  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研究,2005年,“百农矮抗58”终于面世。同年,河南省科技厅专家济源市测产,平均亩产553.9公斤;2009年,河南省科技厅临颍县“矮抗58”万亩示范基地测产,平均亩产619.8公斤;滑县城关镇万亩高产示范基地,平均亩产658.9公斤;2010年,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在浚县王庄镇3万亩“矮抗58”小麦高产示范区,随机抽取样点实打验收,平均亩产614.2公斤,创全国同等面积地块小麦高产纪录;2011年,新乡市农业局对长垣县程庄村7.2亩“矮抗58”进行实打,平均亩产788.2公斤,创造了小麦单产河南省高产纪录……

  作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在国家增产粮食千亿斤的计划中,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省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而以河南为支点,忠诚朴实的小麦育种家茹振钢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将品种优良的小麦带到了全国各地的每个角落。

  20087月,河南省政府投入了500万元,启动实施“百农矮抗58”这一小麦新品种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加快了该品种的推广速度。这年秋天,“百农矮抗58”在河南种植1300多万亩,黄淮种植1800多万亩,成为河南省及黄淮南部麦区的第一大小麦品种。

  在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过程中,“百农矮抗58”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副省长刘满仓等领导先后到示范基地考察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

  200943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河南新增300亿斤的科技支撑》的新闻中,重点报道了“百农矮抗58”小麦品种抗倒伏、增产优势突出,在河南省粮食增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郭天财教授指出:“从‘百农矮抗58’这一品种的表现,我们看到了良种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巨大贡献,看到了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出路!对‘百农矮抗58’这个品种,我们可以大胆地繁,放心地种,使劲地推!”

  2011年,“百农矮抗58”在麦收中创造了奇迹——新乡市长垣县7.2亩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88.2公斤,被誉为“高产状元”,国家和省级领导先后视察“百农矮抗58”高产示范田,并给予高度评价。

  ……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茹振钢走出了一条继承与创新并进的特色之路。并且,为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群众,他还带领他的团队构建了“学科+团队+基地+公司+农户”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了新品种研制与转化速度。

  “很多人问我育种工作是不是很无聊,其实不是。当你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越做越有意思,越做越有感情,有感情自然不会觉得累。这时,枯燥无味的劳动已经变成了一种享受的过程。”茹振钢说。在他心里总是把小麦比喻成自己的孩子,他说:“培育小麦就像培养孩子一样,总是竭尽全力想要给她最好的条件。看到孩子取得好的成绩你就会特别自豪,那种满足感无法取代。”

  每到夏季,茹振钢早上5点就会去地里看小麦,好几个春节,他都在实验室里度过。小麦生长的每个关键节点,他都会扎在麦地里细心地观察麦叶、麦穗、麦秆的生长情况,在细微的变化中寻找改进空间。

  “小麦就像是你的孩子,天冷的晚上你会想去看看他有没有挨冻,天热了你会想问问他渴不渴、热不热。”茹振钢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为别人守护希望的同时,茹振钢也收获了一片余香。

  19969月,教师节前夕,河南省长垣县、封丘县、延津县等地的农民自愿集资,购买了一辆豪华2000型桑塔纳轿车,敲锣打鼓到学校,赠送给茹振钢。而茹振钢却将车当场转赠给学校,一时成为美谈。

  如今,他更已成为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学术带头人、国家小麦工程客座研究员、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201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当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1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成绩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面对荣誉,茹振钢缓缓说道,“粮食育种不比其他,即使前面的研究再先进、生长情况再良好,要是收成的前一天受大风大雨侵袭,说不定就前功尽弃了。所以一定要时时刻刻小心应对,绝不敢有一丝懈怠。”

  带着时刻不敢放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这几年,根据黄淮地区当前小麦发展的需求和农民的迫切要求,茹振钢又带领团队利用根系发育好、抗倒突出、抗寒抗旱性强、丰产稳产的“矮抗58”与年前生物量较大、抗病能力较强的“周麦18”两个黄淮地区强势小麦品种作亲本,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了抗寒性强、根系发育好、抗旱抗倒、高产优质、年前生物量大、充分适应黄淮麦区气候特点和生产水平的小麦新品种“百农418”,实现了综合抗性好与大生长量相结合为目的的育种目标。

  然而,这仍然不是终点。为了解决小麦耐强光与耐弱光的矛盾,茹振钢又将目标放在了培育穗叶高光效品种上。他带着团队,在我国不同地区采集小麦样本,从南北回归线附近一直到我国最北部地区的品种,都取样带回河南,重新编码种植,让助手们去观察它们的生理特征。一般而言,CO2同化的最初产物是C3作物,光能利用率低,而C4作物则相反,拥有利用光能的最佳途径。在发现小麦的叶片是C3作物属性,而麦穗的高光合性能更接近于C4作物之后,茹振钢立刻提出了一条用于高光效小麦新品种培育的新思路——充分挖掘小麦穗光合增产潜力,将株型育种和生理育种相结合。

  在总结小麦高光效新品种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他将来自于高纬度地区耐弱光的品种与来自于低纬度地区耐强光的品种有机结合,运用杂交育种定向选择技术和生理育种手段,通过选择叶片上举并着生合理、相互遮光少、叶片厚、色深、绿叶时间长等株型育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了一组高光效组合后代,这便是“百农419”的诞生。“跟普通小麦对比,新品种的穗光效提高了近40%,叶片的光合作用也提高了10%以上。”茹振钢表示,这种高产优质的小麦在河南潜在的种植面积有4000?5000万亩,在不久的未来,将会为天下粮仓增添新的力量。

“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殚精竭虑中,转眼间已过去30余度春秋。在这条鲜花与荆棘丛生、欢笑与泪水交织的寻梦之路上,茹振钢将自己燃成了一团火,为千千万万人送去了光明与希望!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走着走着,你就会忘了自己,将心留给了田野,留给了人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果不是特意提起,你很难会将眼前这位皮肤黝黑、满面风霜的“农家汉子”与大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联系起来。其实,那被岁月风沙刻下的一沟一壑又何尝不是茹振钢耕耘一生的最好解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茹振钢就从辉县骑着自行车先到新乡,中午歇歇脚、喝点水,再一路骑到毛庄,戴着草帽、哼着歌谣,白天在田里看一看,晚上给乡亲们上课。

  对于新乡市朗公庙乡毛庄村村民们而言,茹振钢更像是他们的老朋友,因为他每年都要到毛庄村指导小麦生产。每当他走进了村,离着老远老乡们就会呼朋引伴,一下簇拥到茹振钢身边,争相询问。

  “茹教授,白粉病到底是属于啥病啊?从根到叶到穗可厉害呢!您给俺说说咋从播种期就能预防这种病吧!”

  “要讲的,要讲的!今天就讲这些知识。”茹振钢笑着说道。接着,他就站在一个较高的田埂上开始了他的精彩“演说”。

  “麦子就跟人一样,种麦子就像娶个媳妇,要顺着她,让她喜欢你。麦子不喜欢,就会跟你怄气,地就种不好。所以啊,种麦子要搞清规律,这样才能高产……”通俗易懂的开场白,让毛庄的村民们乐成一片。

  无疑,在村民的眼中,他是一位幽默风趣、亲切和蔼的老朋友;而在学生心中,他更是一位思想的引导者、启发者。

  多年前,茹振钢跟着导师黄光正一起到田间地野考察播种;如今,他的学生们又追随着他到了那一片金色的田野,播撒新的希望。在学生心中,茹振钢就是一位激情澎湃的演说家,“没有一个学生不向往追随着他到金色田野里”。

  “任何时候,我首先都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茹振钢说道。

  围绕教学与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积极参与谋划本单位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打造精英团队,显著提高了科研实力和团队素质,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

  同时,茹振钢还主张科研工作为本科教学服务,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迅速提高。通过科研途径,加快形成了学科优势。他每年都要接纳大量学生参加科研,尽力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培养新时期的科研人才,壮大科研队伍,为“三农”服务。

  作为河南科技学院的一名全国模范教师,30多年来,茹振钢始终坚守在教研一线,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国家培养了诸多硕士生和优秀的育种人、企业家。

  “由于接受的知识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都比我强,他们在理论上又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的老师交给我的接力棒我继承住了,以后再提供给年轻人,我相信将来他们会比我做得更好!”茹振钢说。

  胡铁柱、李小军、董娜、李淦……谈起团队中优秀的助手们,茹振钢眼里透着明朗的笑意,如数家珍。他还将学生外出田野考察的照片翻出来一张张介绍,看着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时,茹振钢的话语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欣慰与自豪。“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有一个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赞成这样的口号,我们团队的人就是这样,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危险与牺牲。从事小麦育种对我们而言早已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信仰,一种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大贡献的信仰!”

他说,每当团队成员去外地田野考察时,经常会听见农民们向他们介绍正在种植的品种优良的小麦。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的是,那些小麦正是茹振钢团队培育出来的。“他们只认识小麦不认识人。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小麦的赞美才是我们快乐的源泉!”茹振钢笑着说。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社会在飞速发展,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茹振钢的心却仍然皎洁如月、清晰如昨。在所有人抬头仰望天空的同时,只有他们在默默地低头看着脚下。看着田间的麦穗、百姓的口粮,那才是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希望!

 

 

 

  茹振钢教授,河南沁阳人。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中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小麦技术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长期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小麦育种理论研究和品种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带领小麦科研团队分别开展高产小麦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低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等多项研究。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和矮抗58、百农418等一系列小麦新品种,为我国小麦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矮抗58小麦新品种,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截止到2016年累计种植面积近3亿亩,增产小麦121.1亿公斤,增产效益达300多亿元,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30多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6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9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参编著作2部。曾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并多次受到习近平、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