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行走在青藏高原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6

——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李国彪

本刊记者  刘小翠

 

  李国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层古生物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1年和200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博士学位,专业均为地层与古生物学。20092012年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7年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四批援藏干部”在西藏地勘局挂职工作。曾先后在韩国忠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后)、美国内华达大学(访问学者)等国从事国际合作研究,主要从事与青藏高原地质地层古生物及古海洋学研究。

  至今已负责了多个科研项目,曾先后获得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06年)、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木村四郎雄一等奖(2004年)等。在Palaeo-3Sedimentary GeologyCretaceous ResearchAGS,《中国科学(D)》等国内外刊物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

根据化石的垂向分布探索生物进化发展的规律;研究地质时期海洋环境及其演化,这就是李国彪的工作。这些年,李国彪几乎走遍了青藏高原,在他的足迹背后,是他对地层古生物及古海洋的热爱与执着……

 

高原上的探寻者

 

  中国地质大学,对于这个地方,李国彪再熟悉不过了,在这里,他从一名本科生成长为博士生,夯实了地层古生物学的科研基础。在这期间,他获得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排名第一)、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并被评选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我走出学校后,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四批援藏干部’在西藏地勘局挂职工作了3年,之后又到北京大学地空学院继续深造,做博士后研究。”李国彪回忆道。2012年,他博士后出站,几经辗转又回到了母校——中国地质大学任职,这里是他的起点,现在又成了他的归宿。

  时至今日,李国彪在地层古生物学之路上已经前行了30年,他将探索的地点选定在素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主要从事与青藏高原地质(新特提斯演化及印度/亚洲板块等)地层古生物及古海洋学研究。到目前,他已经承担了诸多项目,取得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果。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处于板块碰撞带的前锋地带,其地层、构造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碰撞作用的强烈影响而产生变形甚至遭受破坏,局部地段(构造混杂岩带)已具有造山带的性质。李国彪决定采用造山带综合地层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而对于该带逆冲—推覆构造十分发育的地区,他则认为解决其地层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正确的区域构造框架,综合多方面的资料确定构造-岩石单位,从而为造山带的发育演化提供时间约束。他目前负责的一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性科技专项子课题“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沉积混杂岩形成过程重建(XDB050105003)”聚焦于该科学问题的解决。

  “我们在进行该项研究的过程中,一直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应该认真识别混杂堆积中的岩块与基质,尤其要注意对岩性相近的岩块与基质进行辨别。地层时代的归属应以基质时代为准,而不应受岩块时代的干扰。”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李国彪带领团队以地层古生物(放射虫、有孔虫等)资料为依托,对发育于藏南萨迦县赛区北部地区的一套以前被归为三叠纪“修康群”的“混杂沉积”进行了研究,根据混杂沉积基质中发育的白垩纪微体化石(放射虫及有孔虫)将其时代重新厘定为白垩纪,最终确认赛区北部“混杂岩”属于晚白垩世俯冲滑塌混杂带,与冈底斯钙碱性火山岩浆岛弧带、双变质带一样,作为独立的构造带在板块构造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特提斯洋的消亡时间是李国彪研究的另一个聚焦点。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是中生代末以来所发生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之一,碰撞后残留海盆的消亡过程是大陆全面碰撞拼合的完整记录,最高海相层的研究是恢复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海消亡过程的关键。李国彪负责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最高海相层的古生物及综合地层学研究(40972026)”重点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最高海相层的地层古生物进行系统性研究。他带领团队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藏南地区最高海相层-古近系的浮游有孔虫地层序列,确定了雅江缝合带南缘最高海相层的位置。最终将东特提斯在藏南地区消亡的时间厘定为晚始新世中晚期以后,为探讨东特提斯的消亡、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及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地层古生物资料。

 

走进东特提斯洋的过去

 

  中生代大洋缺氧事件(OAEs)期间沉积黑色页岩,因其在探讨中生代极端温室气候期间环境突变问题的重大科学意义及其作为烃源岩的重要经济价值,而倍受全球地学界关注。这些中生代大洋缺氧事件在西特提斯及大西洋等地区已得到深入研究,而在东特提斯却研究尚浅。为了查明东特提斯地区晚中生代历次大洋缺氧事件分布的时空范围与缺氧事件前后各门类生物的演化过程,揭示缺氧事件期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李国彪开展了“东特提斯晚中生代缺氧事件期间的生命—环境协同演化过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30)。

  他计划以东特提斯若干实测剖面连续、高分辨率的地质记录为研究平台,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地层学的理念对藏南晚中生代地层进行多门类综合生物地层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李国彪将带领团队结合同位素测年数据等,建立与完善藏南地区晚中生代较为精确的生物—年代地层格架。“我们打算在生物—年代地层学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大洋缺氧事件(OAEs)的可能范围,然后通过同位素测试等手段在连续的碳、氧或锶同位素曲线上标定出OAEs对应的范围,对该范围内所出现的曲线偏移苗头进行样品的加密采集,详细而精确地揭示出晚中生代OAEs在东特提斯地区的时空分布范围。”他说。

  通过研究晚中生代缺氧事件期间及前后生物群的快速演替过程,李国彪想探明典型生物群对缺氧事件的响应过程与机理,并揭示缺氧事件发生时期气候-环境-生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该项研究可弥补DSDP/ODP关于晚中生代全球性大洋缺氧事件研究中无法涉及“消失的东特提斯洋”的不足,进一步实证这些大洋缺氧事件的全球性,还将扩大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并为预测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生物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工作中的李国彪总是一丝不苟。这股“认真劲儿”被他延续到科研之外。身为一名师者,他要求地质类专业的学生,既要学好地质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更要扎实地掌握野外地质调查技能。为了推进科研工作,他长期活跃在国际地学领域,多次组织或主持国际学术交流专题会议。目前,李国彪正担任IGCP608项目中国工作组组长,2015年,他作为组委会主席在中国辽宁沈阳组织了IGCP608项目第三届国际学术交流会。

因其在微体古生物领域的突出成就,李国彪在2009年被中国古生物学会授予“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这是我国地层古生物专业的最高成就奖!只有看清昨天,才能把握今天,为了理清地层古生物和古海洋的“故事”,李国彪将在科研之路上一往直前、上下求索!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