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张涛:为人生写下勤奋的注脚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17

本刊记者 徐芳芳
  
  在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中,有一位是来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张涛教授。他出生在北京一户普通的工薪家庭,从小便要强上进,靠着勤奋与坚韧,从小小的布衣之家,一步步攀上前沿科学的殿堂。
  
“起初没想搞学术”
  
  高考那年,张涛的目标很明确——考清华。然而除此之外,要报考什么专业他没有仔细考虑过。填报志愿时,班主任让大家根据模拟考试的分数选专业,专业不要太集中。那时候,建筑专业大热,为了避免“撞车”的张涛填报了自动化系,一是想闯一闯这个高分专业,二是懵懂地认为自动化可能与计算机相关,是很前沿的学科,将来也许更容易找工作。
  连张涛自己都没有想到,误打误撞进了清华自动化系这扇大门后,他将在科研的道路上成就人生。
  在清华大学,张涛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本科与研究生的学业,直到获得硕士学位,他都没有考虑过将来要从事学术研究。1995年,张涛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此时,他开始认为,自己未来也许适合从事科研工作,而当时国内的博士教育水平与国外差距甚远,一个学生能在国内的学术期刊发表一两篇文章就能拿到博士学位。既然选择从事科研,张涛便开始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所幸,张涛的导师曾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深造,与德国的导师一直有联系。恰逢德国政府推出了中德两国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中国的学生依然在国内拿学位,但可以到德国深造一年。在导师的推荐下,张涛拿到了德国DAAD奖学金,于1997年来到慕尼黑工业大学深造。
  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来到诞生了多个诺贝尔奖的学府,年轻的张涛大开眼界。上世纪90年代,赴德留学的大都是在职公派,而张涛却以在读博士的身份来到德国,他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学习自然刻苦。在研究室,他尽管做着自己的课题,却十分注意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同时观察德国人是如何做科研的。
  在德国的一年,张涛学到的不仅是德国人的研究方法,还有德国人的思考方式。他跟随教授出席了不少学术会议,平时也积极与身边的人交流。学习之余,他利用会议和休闲时间游历了多个欧洲国家,融入当地生活,感受欧洲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文化。“德国人很有傲气,他们总是研究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敢于挑战未知。同时,他们也总是努力把自己的独特想法变成现实。当你学会了他们的语言,就能像他们一样思考问题,连在小酒馆聊聊天都会有所收获。”
  1998年,张涛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德国深造,回国完成最后的博士论文。
  
再踏征途
  
  1999年,张涛获得了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然而,他并不满足。他深知学浅,在德国的经历让张涛看到了国内外科研实力的差距,也让他决心再次出国,继续深造。这一次,导师推荐他去日本国立佐贺大学。
  作为二战后成立的国立大学之一,佐贺大学的综合实力并不如历史悠久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然而佐贺大学却拥有一名在日本控制界非常知名、富有成就的教授——中村政俊。此次,张涛便投身中村教授门下,在佐贺这个宁静的乡村度过了4年的求学岁月。
  这一次,张涛感受到日本人与德国人不同的科研方式。“为什么日本能达到世界顶级的研究水平?一来是日本人做任何事都极其认真,二来是日本人对任何值得研究的问题都不放过,一定要研究透彻。”中村教授对张涛的科研观影响颇多。中村教授崇尚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教授的研究理念,十分重视与企业的合作。他与日本大型的电力公司——九州电力以及世界著名机器人公司——安川电机都有合作。也正是在中村教授的影响下,张涛开始了机器人方面的研究。
  佐贺4年,张涛心无旁骛,中村教授对他也十分认可。离开之时,他已经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日本国立大学的副教授。2003年,张涛到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报到,成为这个直属日本文部省、具有世界级科研水平的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与日本工程院院士上野晴树教授合作。
  在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的3年,张涛在机器人研究领域开展了更前沿的研究。“我以前在佐贺主要做工业机器人,来到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后,开始做一些服务机器人,后来更介入人机共生系统的研究。”早在2003年,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便提出机器人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概念,力图研发人机共生系统。“我们就像在设计人工大脑一样,通过计算实现人工智能。在那时,这是很高大上的概念。”
  日本7年,从佐贺到东京,从大学到研究所,张涛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造诣日益精深,从南到北,他的足迹遍布日本全岛,这里的人情风物他也日渐熟悉、融入。就在张涛熟悉了这里的一切时,2006年,母校清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出国期间,张涛并没有和母校断过联系,受清华自动化系十几年的培养,他也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当年,自动化系的领导和老师们分别联系张涛,希望他能回母校共谋发展。当时正值自动化系承担了不少重大项目,需要具有海外经历的人才回国接棒。有海外背景又曾在清华学习十几年的张涛成为不二人选。“系里以前的老师朋友都劝我,回国的天地会更大,要回来就要趁早。”那时还没有“千人计划”等海外引才项目,更谈不上提供优厚待遇,但就是冲着这些得来不易的项目和一个为母校做贡献的机会,张涛回国了。
  
不靠天资靠勤奋
  
  回国后,张涛借助清华的平台,开始了全新的科研旅程。他在导航、制导与控制领域,以航天器、无人机和机器人为对象,针对复杂不确定环境下智能自主导航与运动控制领域中的许多前沿难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取得的学术成就备受关注。
  针对飞行器视觉导航中的位姿估计问题,他提出了一种SoftSI算法,可以实现任意视角下的同时精确位姿估计和地标区分;针对并联机器人自主跟踪运动中存在不确定环境干扰、机构间摩擦扰动及动力学建模偏差等问题,基于多刚体动力学模型,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自主跟踪运动控制方法,不仅实现了更好的自主跟踪性能,而且面对多种不确定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针对复杂不确定扰动下不稳定非线性系统多目标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极点配置与仿真预测的混合控制方法,解决了不稳定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扰动抑制以及偏差补偿的多目标控制问题……
  在清华,张涛除了科研,作为一线教师,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在张涛的办公室,博士生、硕士生经常塞满了整间屋子,热闹地讨论着学术中的各种问题。自从回国以来,张涛一直在教学一线授课、带学生。对于这份新工作,他十分用心。科研之余,他总是琢磨教学与授课的规律。虽然科研任务繁重,但张涛并没有因此减轻教学的压力。作为主讲教师之一,他承担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同时与其他老师合作承担四门研究生选修课,是其中三门课的负责人。
  业精于勤,这份付出也带给张涛不小的成就。《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项目于2012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张涛是第四完成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十年综合改革与实践”项目2014年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教育学会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该项目同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张涛是第一完成人。
  2010年,张涛开始担任自动化系副主任。从此,他要考虑的不再是自己负责的几门课,而是全系的日常管理和如何提升自动化系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张涛还在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担任秘书长一职。两年一次的会议上,他总能见到不少全国各个高校主管教学的教师,对于教育,他们讨论颇多。
  “教育的观念要与时俱进,不能拿上世纪50年代的教育理念来教今天的学生。”张涛说,教书育人首先要搞清楚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其次,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清华以前就曾讨论过‘食物和猎枪’的问题。现在我们更强调,不能只教学生知识而不教方法。”张涛认为,知识学过不用总会忘,但学习的方法却是忘不了的。对于他亲自带的研究生,学习如何从事学术研究就是他们学习阶段的主要内容。张涛理想中的学生应该是有想法、有特点的人,而不是整天追着老师问该做什么、怎么做的人。
  现在,清华大学正在进行教改,张涛积极参与教改方案的讨论。在他口中,关于在线教学、翻转课堂、海外办学等方面的建议层出不穷,聊起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张涛十分兴奋,总是滔滔不绝。能够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给他带来了莫大的骄傲。
  每天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奔忙的张涛无疑是系里最忙的人之一,然而同事们每次见到他却看不到重压产生的疲惫。“他们都说我一天到晚看上去都笑呵呵的,其实我是心宽体胖。”从小到大,张涛遇到的挫折不算少,然而他总是有办法排解压力。
  清华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双肩挑”的人才,既学习又管理,从上大学开始,张涛一直承受着“双肩挑”的压力。他很早就学会了井井有条地安排工作。“鲁迅先生说过: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了。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现在我只要有时间,就把能处理的事情完成,任何事都不会积压在手里。”
  现在,勤奋已经成为张涛的标签。在大学同学中,张涛是走上科研道路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如今,他已经是系里的骨干。能够走到今天,张涛说并不是因为自己天资过人,事实上,从小到大,他是靠着勤奋一路打拼下来的。从小学到大学,他起初都是中等生,毕业时却往往成为尖子生。他说:“我没有多大优点,唯有勤奋和不服输。”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4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