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科技报国基因的代际传承
9月3日,当新型战机划破长空,智能无人作战集群如铁流奔涌,高超声速武器似雷霆出鞘,尖端装备阵列彰显科技强军的磅礴伟力;看北斗卫星织就天罗地网,量子通信铸就无形长城,人工智能构建智慧中枢,前沿技术集群正重塑大国重器的时代内涵。科技工作者心潮澎湃,立志以创新为楫、以科技为帆,在新的时代浪潮中架设连接未来的桥梁,让民族复兴的航船驶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当空中护旗梯队的“武直十”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作为“武直十”的心脏——“玉龙”发动机的总设计师,我无比激动。在我国航空发动机谱系中,“玉龙”率先打破了国外对先进发动机技术及产品的封锁,也凝结了我和众多航空发动机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多少个无眠之夜,换来如今“玉龙”腾飞!我也立下继续创新、继续奋斗的誓言,愿与年轻同志们一起,让我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在众多令人瞩目的装备中,那些与水声探测、水下作战相关的新型水雷、鱼雷等“镇海神兵”,令我倍感亲切。它们的亮相,宛如一束束穿透深海的光束,照亮了我国水下作战力量的崭新征程。看到它们以如此昂扬的姿态接受检阅,我深知,这是我国水声领域技术突破与实力提升的有力见证,是我们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坚固基石。看着官兵们以整齐划一的步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接受检阅,我深刻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更加坚定了为国防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
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于辛:当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彩色气球同时腾空,天安门广场响起《歌唱祖国》时,我也忍不住跟着哼唱了起来。在歌声中,我又想到了我的父辈。如果父亲于敏能看到如今的景象,一定会感到无比高兴。他高兴的,不仅是国防事业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更是年轻一代国防科研工作者成长起来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父亲一直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投入国防事业,为国家作贡献。带着父辈的希冀,我们会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阶段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为祖国创造出新的辉煌业绩。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孔祥韶:9月3日,当海上无人作战方队以磅礴气势庄严通过天安门广场,作为一名船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思绪万千。这些大国重器不仅是国防力量的象征,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有力见证。随着福建舰即将完成全面配置,中国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这不仅是国家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大幅提升的体现,也为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未来,我将带领团队在船舶设计、工艺优化与系统集成中不断追求卓越,以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回应时代召唤,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船舶力量”。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特级技师叶辉:钱学森曾说过,无剑可用和手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我们的实力每提高一点,为的是让腰杆子更硬,更能维护世界和平。我所在的研磨领域,其进步往往静默无声,不像研发新型导弹、新型火箭那样引人瞩目,但它决定了导弹和火箭的性能与可靠性。未来,我的工作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继续追求极致的精度、极致的均匀和极致的完美,让每一个精度都能达到极限,让每一个零件都能承受极限的考验,让每一寸表面都无懈可击!
- 资讯

-
-
2025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召开...
-
薪火十年,益心同行 |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十周年纪念活动温暖绽放
八十六载精神传承,十周年初心不改。2025年11月12日,时值伟大的国...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上午,《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原名《中国逻辑学家...
-
关于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我社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声明
近期,我社接到反映有个别单位及个人,未经我社授权冒用“《科学中...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2025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