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托玛斯教授 发布时间:2014-01-05
从2008年开始,至今已引进各领域高端人才2000多名。几年来,这些精英们回到中国,创新创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情结——中国梦。
愿得此身“能”报国
——访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决策支持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赖来利教授
本刊记者 祝传海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一个人,若没有了梦想,就没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来自电力工程领域的国际知名科学家赖来利,在过去30年时间里,用勤奋和天赋实现了“英国梦”,现在又回到中国,满怀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的梦想,希望通过创新创业计划,将自己的所学真正贡献于祖国的建设中,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对他来说,实现中国梦是比实现英国梦更高层次的一个追求和自我实现。他说,从更长远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直在努力回归世界舞台的中心,能亲身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是莫大的荣幸。
春风送绿浓荫碧,秋到黄花满目香。回到祖国,赖来利的内心因憧憬而轻盈,神情因期待而凝重,回首过去激情燃烧的求学历程,凝视如诗如歌的科研岁月,让我们从赖来利教授的讲述中,去感悟,他以“能”报国的豪迈气概!
梦之基石:厚积薄发迎来春色满园
1956年,赖来利出生在香港,从小聪颖好学,立志成为有用之士。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已经对科学和数学领域有非常强的兴趣,尤其喜欢“玩”各种电子设备。1978年,赖来利抱着投身科学的理想,漂洋过海,到英国阿斯顿大学电力系统、控制和电力电子专业就读,并于1980年以一等荣誉理学学士、全级第一名的成绩从该专业毕业。1984年,获得电力系统保护和器件专业的博士学位。为什么如此“钟情”于电力科技领域,这是因为,他敏感地意识到,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必然大大增加。能源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致力于能源领域的科研,必会在将来为祖国做出一定的贡献。
人生最可贵的是有理想。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支撑,再艰苦的工作也挡不住强烈的热情。赖来利从此便与寂寞冷清的书桌、单调枯燥的图书馆为伍,开始了苦行僧似的研究工作。他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果。
1995年开始,赖教授致力于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算法、小波算法的研究。他倡导应用这些智能算法解决电力系统保护、控制、运行、管理以及规划优化问题等。他的研究工作开辟了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智能应用的新领域,同时也为计算机科学中遗传算法的应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研究成果如:开发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方法。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和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都在使用该方法和软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进化算法的新算法,用以解决无功优化、经济分配、运行计划、设备参数估计和潮流优化;开发了基于有约束遗传算法的潮流算法以及应用于电力系统警戒状态与高负荷状态的应用软件。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已采用该软件用于英国电网的无功功率优化;基于神经网络小波变换的新算法,用以分析电网波形。该算法的特点在于它可以同时分析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谐波、非谐波以及分谐波。EDF Energy公司采用了相应的应用软件分析测量电压和实时波形,他们对该算法在英法高速铁路建设项目(Channel Tunnel Rail Link)中的应用给予了极高评价。
赖教授还首次提出了电力系统保护与瞬态性能相互协调的方法,利用电力系统故障伴随的噪音来开展电力系统保护研究。该项研究主要通过探测分析电力系统故障产生的噪音频域范围,来辨别同一条线路上不同故障的信号;该技术可替代成本更高的通信信道技术,但是同样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经采用这种方法来监控电力系统故障。
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2005年,赖来利顺利取得了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的理学博士学位。成为几位华裔荣誉毕业生之一(其中两位分别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教授和第17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博士)。
至此,赖来利已经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国际知名科学家,在过去30年时间里,他应用智能计算方法解决了许多电力系统领域的难题,特别是在电力系统进化算法应用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梦之平台:回国报效必将春光无限
国外为赖教授提供了优厚的生活待遇与良好的工作条件,但是他的心却始终惦记着祖国,随时准备回国发展。
2011年,赖来利教授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更获得了“国家特聘专家”殊荣,这是国家为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设立的最高荣誉称号。目前,赖来利教授在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科研机构——国网能源研究院,担任能源决策支持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之职,开始了他为祖国效力的新征程。
在国网能源研究院,赖来利主要从事两个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两个决策支持系统”是指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电网战略实施决策支持系统。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是目前国际能源和电力领域发展的重点,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这也是赖教授立项的根本出发点。
能源问题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阶段、消费习惯、生态环境、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战略决策支持系统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以我国的能源系统特征与市场经济体系为分析基础,为政府部门和能源企业决策者们提供战略规划、能源技术分析、经济分析、政策分析等决策支撑工具。
两个决策支持系统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研究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研究国际能源市场、国内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研究煤、水、电、油、气、核等各种能源之间的技术与经济关系;研究能源开发、输送、消费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研究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及能源政策对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发展的影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与智能电网建设,优化我国能源与电网的结构和布局。
智能电网建设是构建绿色低碳能源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国家电网公司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服务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科学谋划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发展战略,需要综合世界各国智能电网发展实践经验、立足国情,开发决策支持系统。
能源发展与智能电网的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既可能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或重大发现,也可能是政策法规的重大调整与变更,抑或是某处偶然的事故或危机。即使明确了能源发展的正确方向,也往往不可能为其设定精确的单一发展进程。两个决策支持系统需要跟踪最新的数据信息、最新的政策变化、最新的能源与经济形势,探索规律,提供情景分析,制定与时俱进的能源战略和发展思路。
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决策支持系统需要整合能源数据、信息资源;量化分析能源政策及技术创新对我国能源生产、输配及消费的中、长期相互影响,定量地评估不同的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环境和能源安全所带来的影响;提供情景分析,优化我国中长期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
智能电网战略实施决策支持系统,将量化分析智能电网技术、政策和发展模式对我国智能电网效益的相互影响,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提供决策支撑。
梦之实践:拾级而上吹开春风妩媚
赖来利教授笑谈自己30年间在电力系统领域的科学探索,言语中有科学工作者的激情,也不乏知识分子的儒雅。而对于回国的目的,他说,总的目标是希望将自己在国际上多年积累和研究的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技术和经验应用于中国的智能电网及可再生能源事业,使中国在不远的将来能构建起更加集约化、精益化、安全可靠、高效互动的电力能源网络,引领该领域的世界技术发展。他将以国家电网公司和国网能源研究院为事业平台,依托国内外的科研实力,借助他本人积累的工程应用经验,组建和培养一支国际水平的技术团队,对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和未来中国的清洁能源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取得一整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实现国内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合理分配,实现在高度的安全、清洁、经济方式下的电力供应,为实现中国的绿色发展以及应对世界性的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为了早日达成自己回国的宏愿,他将目前自己的目标解读为两个具体方面:
一是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决策支持系统。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转变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何顺利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转变,有许多核心重大问题需要研究。他所承担的工作目标就是,在深入研究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理论、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清洁能源发展理论、方法和路径,开发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我国政府、企业清洁能源发展决策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成果将形成一个以国际能源经济综合数据库及国外能源政策、技术、管理信息库为基础,以能源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能源战略分析模型、方法、工具为核心,支撑政府和企业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决策支持系统。
二是国家智能电网战略实施决策支持系统。我国在2010、2011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目标,表明智能电网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将为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引领世界能源领域革命、促进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该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深入研究国外发展智能电网的动因、理论、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理论、方法、模式和路径,开发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我国落实智能电网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提高用户的能效和能源管理提供支撑。研发成果将形成一个以国际智能电网数据库及国外智能电网发展政策、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库为基础,以智能电网有关分析模型、方法、工具为核心,支撑落实国家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决策支持系统。
梦之尾声:敞开心扉升腾春意浓浓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赖教授再一次谈到了自己的中国梦。他说,回到祖国是他多年的梦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与许多中国知名组织有过合作。他以前工作的能源研究中心已经接纳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他们中的许多人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的经历让他为之羡慕,从那时起,他便期待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成为祖国的骄傲。
国内外的科研环境毕竟存在差异,问他如何适应这种差异,赖教授坦诚地说,国家对他们这些回国创业的人员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尽可能地给他们打好基础、铺好路。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资金与工作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一些研究机构甚至可以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不过工作压力相对有些大,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虑问题与解决方案将会很有用。他同时表示理解,这也许是加快开发社会未来潜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谈到对年轻人的培养,赖教授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把科研工作做好,必须具备开阔的视野,站到国际前沿上去,才能把握住前进的方向。如果可能,年轻人在国际知名机构或社团中做志愿者,这样可以获得与高层次专家交流的机会,从而了解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及观点,相互之间要坦诚、相互尊重、为年轻人的发展提供机会。
如今的科研早已过了单打独斗的年代,赖教授对团队的力量有非常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作为能源决策支持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他在管理和团队建设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不分国籍、国际合作,发挥潜质、注重沟通,以做促学、以学促做。
未来,赖教授将继续致力于理论创新和实践、注重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积极培养年轻科研骨干人员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培养年轻人,他说,年轻人是未来科研工作的主力,他们良好的发展将有效提升我国电力研究领域在全球的知名度、促进全球合作。此外就是电力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大家知道我们已在智能电网和清洁电网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
赖教授满怀着报国的热情,献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也衷心祝愿他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国网能源研究院简介:
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肩负着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电力供应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国网能源研究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直属科研单位,是国内从事能源电力领域软科学研究及咨询服务的知名科研机构,是国家电网公司综合性能源研究智库和交流平台。
- 资讯
-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上午,《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原名《中国逻辑学家...
-
关于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我社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声明
近期,我社接到反映有个别单位及个人,未经我社授权冒用“《科学中...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