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陈劲:创新无限 利他利国
——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

作者:本刊记者 王 辉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8-08-30

导读:  “我比较幸运,刚好处在中华崛起的时代,我们正在从大国向强国转变,在世界经济中也从参与走向引领,顺时应势,我们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向也要发生转变。我们要面向的不仅是眼前的创新,还有人类未来的创新。”陈劲认真地说。

  ——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


  本刊记者  王 辉
  

 

 


  1994年,陈劲顺利拿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讲师。这一年,年纪尚轻的他忙着继续参加一系列针对企业开展的调研活动。
  这些企业极具代表性——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创建出中国电子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熊猫—PANDA”。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台高压容器的“故乡”,也是我国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的生产基地。与两位“老前辈”相比,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要年轻得多,但也逐渐成长为全球大型家电知名品牌。
  调研过程中,陈劲发现,20世纪90年代,国内大部分企业还在严重依赖外来引进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处境十分被动,国际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对中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令陈劲感到兴奋的是,以熊猫电子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在自主技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因此脱颖而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结合调研的成果,陈劲首次在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自主创新”。他认为,自主创新将是技术发展的下一个特定阶段,呼吁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培育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但陈劲不曾想到,12年后,“自主创新”这一措辞正式出现在《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纲要(2006—2020)》中。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指向,在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经之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术界提出“自主创新”概念的第一人,光环加持下,是陈劲对于技术创新管理这一方向的执着。时隔多年,对于当年的大胆创举,他用了一句哲学范儿十足的话来回应:“人类最大的问题是恐惧,恐惧源自没有找到真理,所以只要不断接近真理,就不会有恐惧。”
  

走向创新时代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这是一个被称为“科学春天”的时代。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起步,国外先进科技成果被大量引进,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全面接触并逐步掌握世界先进科技,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代际差距。
  陈劲,刚好成长在这个时代。1989年,陈劲考入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门下,正式从化工自动化方向“跳槽”到技术创新管理领域。“转型的关键,一是看需求,二是看个人有没有相关素质。”年轻的陈劲对自己的选择十分笃定。尽管当时管理学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学科,科技管理更是一个冷门方向,他却认定这一方向的发展应用空间很大。
  从少年时代,陈劲就是个方向感奇佳的人。他习惯思考,善于分析,对“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之类的命题有极强的判断力。他认为,技术创新管理离不开工程管理和战略管理。“这是一个交叉学科,既要有工程管理基础,又要有商业知识训练,才能形成新型管理体系。”对照个人特点,陈劲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在化工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使他形成了良好的系统观,而系统观是研究管理问题、实现管理目标优化的一个重要方法。与工程技术不同,管理学更多是面向“人”的学科,要求知识结构上兼顾理性与感性,陈劲相信他在综合能力上的平衡可以使他在这一领域如鱼得水。
  导师许庆瑞院士是陈劲学术生涯中的引路人。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许庆瑞院士曾在国内率先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观点,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技术创新的组合模式等。追随许庆瑞院士,陈劲初出茅庐就惊艳了学术界。1994年,他在学术界首先提出了“自主创新”概念。同时,结合企业案例研究,他与许庆瑞院士合作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创新过程与主要战略,提出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3I战略,即模仿(Imitation)—改进(Improvement)—创新(Innovation)。他们在研究中指出,中国企业创新主要分为3个阶段:基于引进与学习的创新;知识、技术和组织等集成创新;拥有原创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1998年,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在20多年前谈自主创新,无疑是超前的。但对于一个矢志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学者来说,创新本来就应该面向未来。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创新在侧重点上存在严重的问题,如重研发而轻制造、营销,重技术创新而忽视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文化创新等。“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以仿制为主,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够强。要改变这一刻板印象,不是通过简单的加工制造或仿制创新能实现的,一定要转向自主创新。”陈劲说。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自主创新进行了解释,指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纲要》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至此,“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成为国家意识,更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的战略性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也明示,我国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在“自主创新”这个大局中,局内人陈劲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些年来,国家战略焦点从“科技”开始侧重“科技创新”。如今,中国高铁成为世界名片,超级计算速度走向世界领先,国产大飞机C919、“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墨子”号量子卫星等也在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的印象。“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能有这样的突破,是很大的成就。”谈及此处,陈劲神情中有掩不住的自豪感。在他看来,这个时代,对勇于创新者来说是最好的时代。把握时代机遇,他也希望在技术创新管理领域做出更多利国利民的贡献。
  

创新必须“落地”


  “中国有很多产业是有原生态知识的,比如龙泉陶瓷、黄岩模具工艺等,这是一个民族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强调工匠精神,不仅是要对工艺精益求精,还包括不断开发新产品。”陈劲说。
  如何能让创新“落地”?归根结底,陈劲的工作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他都坚持技术创新管理不应该只是形而上的存在,而是能够切实去帮助我国的创新主体——企业来解决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长期调研为积淀,陈劲认识到,企业创新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对于企业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关键,认为必须从企业整体角度运用系统的思想实施技术创新工程。1994年,他在国际学术界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FIS)”体系,强调技术创新的系统特征与“非技术”性,重点提出企业的创新工作要关注研发、生产制造与市场营销的系统整合,重点解决企业创新中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不衔接、市场营销与技术开发脱节的问题。2014年,中国工程院和国资委开展“央企技术创新体系战略研究”,FIS体系得以进一步应用。
  基于长期企业调研实践,陈劲进一步发现,中国企业的封闭和重复造成了创新成本高、创新成功率低等问题。于是,他在国内超前研究了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范式。他认为,当代企业创新的成功发展,仅仅关注自身的内部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到生态系统内其他生态伙伴的特征和需求,并且构建以企业自身为中心的动态开放式的商业和创新生态系统。
  不同产业的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开放创新中的企业要采用怎样的资源配置模型?基于广义人力资本的开放创新模式内核是什么?陈劲在国内首部“开放式创新”专著中仔细回答了这些问题。同时,相关成果也发表在该领域内顶级期刊Technovation上,并在实践中应用于海尔开放式创新平台HOPE,以及美的集团、飞天众智等企业的开放创新平台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解还停留在研发体系上。他们也许有较好的研发体系和人才,但对于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如何与用户和其他企业合作等并没有一个非常科学的体系。”在深入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基础上,陈劲总结提炼了协同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他所完成的《协同创新》一书,是国内首部该研究领域的专著,对指导教育部协同创新2011计划以及各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还协助许庆瑞院士共同创立了全面创新管理理论(TIM),TIM理论是一种企业创新的新范式,强调全要素、全员、全时空的创新新范式,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意义重大,有着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进一步,陈劲将FIS体系、基于核心技术的企业创新系统、网络环境下的开放式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系统整合,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core competence-based firm innovation ecosystem),对企业面向互联网平台的全面创新、面向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系统建设等进行理论设计。他认为,建设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仅要关注内部创新系统的技术和非技术要素,打造并强化企业核心能力,而且要关注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成员构成和运作模式,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部核心能力基础和外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平衡与协同。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需要走向开放式的协同创新体系、合作创新体系、创新生态体系。”陈劲再次点明“开放”在整个链条中的重要性。近年来,该系列成果对浙大网新基于智慧城市的协同开放创新平台设计、海尔集团的核心能力建设、中国高铁核心企业——青岛四方的创新能力诊断和创新型企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取经”到“布道”


  1995—2015年,陈劲主编出版专著近60部,译著20余部。平均下来,每年几乎都有4本的出版量。在这种高强度的撰写工作下,还能保持对译著的热情,源自陈劲的初心。
  1998年,许庆瑞院士推荐陈劲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在那里,年轻的陈劲得以接触到国际技术创新管理前沿知识,同时对美国科技管理现状和经验进行了整体了解。
  2000年,他以访问研究员身份进驻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该中心是全球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在技术创新政策研究方面具有世界影响力,对他的创新认识产生了深刻的“撞击”。
  在对美国、英国的技术创新管理和经济学有了充分认识后,陈劲认为当时我国还处在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早期,应该以学习为主。如何学习?陈劲的第一反应就是引进译著。“翻译,要求对国际学科前沿有充分了解,是学习西方先进管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陈劲说。
  从1998年合作翻译出版《数字经济蓝图》以来,陈劲在译著这条路上越走越勇。《公司进化论》《从核心创新》《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创新者的培养》《朴素式创新:节俭,灵活与突破式增长》《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陈劲将英国、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创新管理理念引入国内,仅近几年就翻译上千万字的书稿。用他的话来说,取经的关键不在于“取”,而在于“译”。缺失“译经”环节,取回来的“经书”真正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能够在中国传播并发展技术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才是真正的目的。”在陈劲心里,“取经”“传经”只是一个前奏,他的目标在于“原创”。有了多年来对国际和国内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的了解,他要做的是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创新范式。近年来,在系统回顾了目前各国的创新范式及其不足的基础上,陈劲首次提出了“整合式创新”这一基于东方智慧的全新创新范式。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陈劲认识到,当前中国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发展是“第一要务”。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风生水起,但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缺少产业支撑盲目“造城”等偏向。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必须融合发展,才更有生命力。陈劲带领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与碧桂园合作,提出建设“碧城智镇”的设计,将绿色化和数字化落实到房地产转型中,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以前我们谈创新,其实都是城市/区域创新体系,但中国的问题不只是城市问题,还有农村问题。我们有责任去把乡村变成福地。”2018年,陈劲正式提出“乡村创新体系”,将“城乡统筹”“美丽乡村”“智慧经济”等理念融入其中,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个注脚。
  “中国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经济产出问题,而是社会发展问题。”陈劲补充道。这几年,他尤其关注面向社会公益的创新,如环保问题、大健康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等。
  “和平”“和谐”,陈劲点出了这两个关键词。“中国文化是‘和’文化,互利共赢才是我们的目的。中国的崛起不是靠损害别人的利益,而是通过和平合作实现的,比如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同时,我们实行的举国体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总体思想和统筹观念发挥到了极致。这些文化底蕴,都是我们发展‘整合式创新’的优势,我们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就是整合式创新在国家战略上的具体体现。”
  “这是一种进步。”陈劲认为,从自主创新到整合式创新,几十年来,我国的创新管理知识体系正在实现从技术范式向哲学范式的跨越。“我比较幸运,刚好处在中华崛起的时代,我们正在从大国向强国转变,在世界经济中也从参与走向引领,顺时应势,我们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向也要发生转变。我们要面向的不仅是眼前的创新,还有人类未来的创新。”陈劲认真地说。
  

培养改变世界的创新者


  27岁破格晋升浙江大学副教授,同年出任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8岁担任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31岁破格晋升浙江大学教授;33岁获批为博士生导师;34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46岁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至今仍是我国技术创新管理领域唯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陈劲在技术创新管理这条路上走得有条不紊。“顺利”,连他自己都这样评判。生性乐观的他认为,方法总比困难多,有了长期踏实、勤恳的积累,学术生涯中就没有什么瓶颈可以卡住他前行的路。
  2013年,正担任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的陈劲,调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主任。
  作为以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的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致力于为中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做出贡献,为落实国家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重大决策和实施运作提供支持。“从宏观上说,要面向如何建设科技强国;在微观上讲,要解决如何建设世界级创新企业问题。这是我们作为‘国家智库’应尽的职责。”陈劲说道。为此,中心为国家发改委“十三五”创新政策设计、科技部创新政策设计、教育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设计、中国工程院创新战略设计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同时,陈劲领导团队积极参与中车集团、中国电科、航天科工等重要央企的创新体制建设,为巩固央企在中国创新体制中的核心地位献计献策。
  “建树中国自主创新理论,做出国际学术贡献,巩固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为国际一流奠定基础”,一直以来,中心的战略目标都十分明确。也正因如此,在“国家智库”以外,中心还十分重视“学术库”建设。通过国际合作,中心希望将全世界优秀的创新专家引进到清华进行交流,同时召开重要国际会议,创办创新领域的国际期刊,在清华大学形成一个全球创新汇聚地。
  不仅如此,中心还组织教材编写和译著翻译工作,同时大力推动整个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体系的更新,如制定技术创新管理标准等。在这一点上,陈劲的工作极具代表性。2013年,欧洲各国相继推出创新管理标准体系UNE-CEN/TS 16555。ISO正在组织开发创新管理体系标准ISO/NP 50500系列。“在大量创新管理理论研究和最佳实践总结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管理标准体系,对于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引价值。”陈劲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为此,他积极推动我国的创新管理标准制定工作,成为中国企业创新管理标准制定中唯一来自高校的专家。而这项工作也用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管理标准的开发,成为大批创新性企业借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依据。
  “从创新研究、教学建设、培训推广、政策咨询,一直到标准制定,中心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五位一体’的创新研究谱系。”陈劲认为,一个综合性的创新谱系建设是极具价值的,而作为一个国家培养的学者,能参与这样的工作,也是他的幸运。
  “幸运者”陈劲无论面对怎样的局面,都可以自信地说出“没有困难”“没有问题”“没有压力”。对于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概念,陈劲认为,这其实还是在仿欧美的创新。“我们得跳出这些,提出真正原创的创新。”
  作为许庆瑞院士的得意门生,陈劲对导师的一句话念念不忘:“‘王选精神’中的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他所培养的接班人一定是要知道下一代技术的人。”
  这一点,陈劲做到了,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做到。20多年来,他带领研究生深入百余家企业调研,逐步形成了技术创新研究的“中国学派”,毕业的博士生中已经出现近20位正教授。
  “以前我们培养科技人才和工程科技人才,现在要把工程科技能力与企业家素质连在一起,培养创新者。他们的任务不在于某个企业从事传统业务,而在于能够产生出一些可以改变世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陈劲觉得,这不是空口白话。诺贝尔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发明炸药,杜邦能够在公司创建中发明尼龙,这些都引起了革命性影响。他们能做到,中国也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为此,他注重训练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他们形成原创概念,鼓励他们把视野放在毕业之外更高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随便放低标准,是一种浪费。”陈劲说,他对学生的期望是战略型科学家和战略型科技人才。
  “理想主义”,有人这么评价陈劲。陈劲本人却从未抗上过理想主义的压力,诀窍就在于忘我。“从师资培养、经费资助、团队支持等,国家对我的培养根本没办法用金钱衡量。我能做的就是回馈。忘记小我,从利我转向利他、利国,我的忙碌就是非常愉快的。”
  陈劲的热情感染着学生。目前,他们还会将研究重心放在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新方向、新规律和新范式上,在交叉领域进行更多的探索,真正发展与完善“创新科学”,支撑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变迁。同时,进一步在企业做创新管理的推广工作,切实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和整合式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是国家之本,农村创新也最关键,今后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去解决农业创新问题。”话虽如此,陈劲和他所领导的中心却不止局限于农村创新研究,他们还打算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创新教育资源统筹在一起,实现更精准的创新管理教育资源的链化。过去,陈劲曾与唐孝威院士跨界创立神经创新学,试图通过改善脑环境的功能来提高创造力。未来,他们还会关注创新与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联系。
  “创新是一种通识,它无处不在。” 坚持理论创新,“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发扬“后乐”精神,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陈劲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中华大地上“培养出改变世界的创新者”将不再只是梦想。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