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薪火十年,益心同行 |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十周年纪念活动温暖绽放

    发布时间:2025-11-14

  八十六载精神传承,十周年初心不改。20251112日,时值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逝世86周年纪念日,薪火十年,益心同行——赓续白求恩精神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大观国际隆重举行。来自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及媒体的150余位代表共聚一堂,见证这份属于所有公益同行者的荣光时刻。

活动现场


十年回眸:薪火相传的温暖印记


  活动在温馨感人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开场播放的基金会十周年纪录片《薪火相传》,用镜头语言生动呈现了基金会十年的温暖足迹。影片中,既有创办人代表深情回忆让白求恩精神生根发芽的初心时刻,也有专家医生在西藏义诊时一边吸氧一边手术的感人画面;既记录了十年来的坚实成果,也展现了捐赠方不仅是合作方,更是并肩同行的公益伙伴的真挚情谊。这些真实的画面与质朴的讲述,让十年公益路上的点滴温暖跃然屏上,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嘉宾。

基金会十周年纪录片《薪火相传》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樊燕荣在致辞中回顾了基金会不平凡的十年历程,并向基金会十年发展征程中的同行者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回首过去十年,基金会从初创发展为系统化、规模化的公益平台,公益规模达30多亿元,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市,受益人群超5600万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白求恩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樊燕荣

  站在新起点,樊燕荣理事长表示,基金会将以白求恩精神为内核,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公益事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未来,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让白求恩精神之光,照亮更远的地方。


八方祝福:跨越山海的精神共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伊大海在致辞中表示,白求恩医学部与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有着深厚的血脉渊源,白求恩精神是联结校会双方最坚实的精神桥梁。基金会始终心系母校的人才培养,已连续19年为白求恩医学部的学子保驾护航。共有49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资助,累计发放奖助学金103万元。这不仅为学子们解决了求学路上的实际困难,更将白求恩精神的种子深植于心,成为激励白医学子深耕医学、服务人民的精神滋养。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伊大海

  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严松彪回顾了基金会从基金管理委员会发展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公益平台的历程。他强调,白求恩精神是跨越国界与时代的精神财富,校友会将继续与基金会携手,拓展公益新路径,服务人民健康。

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严松彪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会长约翰·杜卡斯先生在视频致辞中表示,白求恩精神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让在场嘉宾再次感受到白求恩精神的强大感召力。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会长约翰·杜卡斯先生


思想盛宴:多维度的智慧分享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深入解读了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医疗慈善的使命与创新。他指出,随着人均GDP2万美元迈进,善经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为医疗慈善事业开辟广阔发展空间。十五五时期将是医疗慈善发展的黄金期,基金会应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联合专业力量,推动医疗慈善与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注入新动能。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振耀

  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吴中学教授以《与白求恩相遇》为题,讲述了白求恩精神对他五十载从医生涯的深刻影响。他动情地回忆:作为一名白求恩学子,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白求恩那样的好医生,培养一代代白求恩传人。如今,他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很多人已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学科带头人。

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吴中学教授

  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书记、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长孙志伟在《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主旨演讲中,从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白求恩精神的内涵以及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了白求恩精神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并指出公益的利他性与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他强调,白求恩精神是先进文化和精神高地,是具有跨越时空、行业、民族及意识形态的永恒魅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的组成部分,应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书记、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第二届理事长孙志伟


党建领航: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圆桌对话环节,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静主持下,五位专家围绕党建引领下的医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主持人: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静

高铭铎(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铭铎副会长兼秘书长从机制与政策角度,阐述了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在引领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党公益理念,强调党建是公益慈善事业的精神加持,并指出党建引领应体现在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思想引领和制度保障上。他呼吁社会组织坚持正常、正规、正宗、正确的党建路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

刘国利(北京市扶贫济困领域基金会第二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


  刘国利副书记分享了功能性党委在凝聚64家基金会力量、搭建公益平台方面的实践。他介绍,首善爱心惠党建品牌通过惠乡村、惠社区、惠校园等项目,推动基金会力量协同发力,形成公益合力,切实服务社会需求。

蔡建强(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蔡建强主任医师结合自身从医经历,强调白求恩精神与党建引领的内在统一。他分享了自己连续19天坚守病房成功救治重症患者的经历,指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是医者践行白求恩精神的具体体现。他呼吁医务工作者将白求恩精神融入日常诊疗,以专业与奉献回应时代召唤。

王岸华(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王岸华秘书长从基金会内部治理角度,提出党建引领应内化为组织文化与驱动力。她介绍了新阳光在战略校对、合规管理、公信力建设及团队建设方面的实践,强调以党建推动机构从个体救助向系统性改变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黄真平(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召集人) 


  黄真平从行业观察角度,从领导力角度提出党建引领应注重价值引领、思想引领、党员引领、组织引领、生态引领五个维度。他提醒要处理好政治与专业、社会与经济、过程与结果、形式与效果四对关系,避免形式主义,真正提升服务人民的能力与满意度。


温情时刻:感动与荣耀并存


  十年,是一条用爱心汇聚的河,三十多亿元的捐赠如暖流,奔涌不息。我们是桥梁,跨越地域的沟壑,架起学界翘楚与十万基层医者交流的彩虹.....”基金会员工代表朗诵的《薪火相传》,用饱含深情的诗句,将十年征程中的苦与乐、付出与收获娓娓道来,句句叩击心灵,令在场嘉宾感动。

  在赠礼环节,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原会长袁永林将军为基金会题赠墨宝,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陈玉恩馆长代表唐县白求恩纪念医院赠送了白求恩半身塑像,以此表达对基金会十年历程的祝贺与对传承白求恩精神的殷切期许。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原会长袁永林将军为基金会题赠墨宝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陈玉恩馆长代表唐县白求恩纪念医院赠送了白求恩半身塑像

  致敬仪式将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在薪火·仁心”“薪火·奉献”“薪火·同行”“薪火·传播四个篇章中,向医学专家、爱心企业、同行伙伴、支持媒体代表表达了致敬,表达十年风雨同舟的真情厚谊。

薪火·仁心

薪火·奉献

薪火·同行

薪火·传播


焕新启航:开启下一个十年


  备受关注的新版标识发布环节,基金会秘书长刘静揭晓了新版标识,并深入解读其设计理念。她表示,新标识既传承了白求恩精神的红色基因,又融入了面向未来的创新元素。这不仅是形象的焕新,更是我们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基金会秘书长刘静揭晓了新版标识

  活动最后,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执行副会长陈天平代表各方宣读《弘扬白求恩精神 推动医学人文关怀行动倡议书》。倡议书提出四项核心倡议:一、弘扬白求恩精神,做有温度的医者;二、共建公益生态,提升服务效能;三、倡导慈善文化,营造尊医重卫氛围;四、深化医学人文教育,助力健康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十余位白求恩精神传承人共同启动该倡议。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执行副会长陈天平代表各方发布《倡议书》

十余位白求恩精神传承人共同启动该倡议

  十年薪火相传,十载益心同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将继续秉持白求恩精神,不断拓展医疗慈善规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薪火不灭,温暖不息;益路同行,再启新程。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