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童建:防微杜渐 敲响生命之钟
——记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童建

作者:本刊记者 刘 佳  来源:科学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7-10-21

导读:1977年,在那个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青春夺回来的时代,他从570万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考生中走了出来;1993年,在他人都在想方设法,急着迈出国门的时候,他从待遇优渥的美国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深耕医学领域30余载,童建说:“我走了一条平凡的路,一条简单的路。”

 


  岁月一路向东。
  若仔细算来,童建迈入医学领域也有30余载。预防医学、放射医学、毒理学他把大把的时光都倾注在管理、科研和教学上,却只用了一句话来概括这半生操劳:“我走了一条平凡的路,一条简单的路。”
  
选择“简单”的路
  
  1977年12月,当高考中断11年后首次恢复时,历史迎来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570万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考生走进考场,其中就有童建。
  2017年,时隔40年,童建回忆当初的景象依旧有些感慨。“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个年头,当时我听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有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必须要全力拼博。很幸运被南京铁道医学院录取,而录取的预防医学专业也是我的志愿之一。”高考无疑带来的是命运的转机,然而这个仅有4.7%录取率的机会却并不是那么好抓住的。李克强总理作为那一届的考生,对此也至今念念不忘:“那是人人求知若渴,只想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的时代。”而童建所言的“幸运”背后,其中滋味也只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5年学士路,紧接着攻读硕博,然后又奔赴美国深造,童建的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直至1993年,他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经历着生命应有的取舍。彼时,当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迈出国门的时候,童建却从美国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人们不理解,背地里嘲讽他的“痴傻”,却不知这看似愣头愣脑的决定,他腹中早已盘算许久,有着自己的一番考量。“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作出的选择自然也不尽相同。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哪里更适合我,更加明白当时回国意味着什么。不管是从自身发展也好,学科建设的需求也好,或者出于一种贡献的角度,去挑战事业的未知性和探索性,我都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对的。”他自信、笃定,即便如今三言两语的讲述,态度也已经分外明朗。
  在童建看来,这些经历是顺其自然,是不值得拎出来念叨的。真要摊开说些什么的话,他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到了颇为欣慰的学科建设上去。这一说,话匣子就止不住了,言语中溢出的自豪让记者不禁想到,恐怕只有自己带出的“孩子”,才会有这般疼爱吧!
  据童建介绍,回国最初,他瞄准的是新专业的建设。当时的苏州医学院隶属于核工业部,主要为适应国家核事业的发展,两弹一星任务的展开,提供医学保障,具有鲜明的国家需求的行业特色。作为国家首批的重点学科,放射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在受到大剂量的照射,譬如核战争、核事故以及医疗工作中的放射性诊断和治疗后,人体损伤规律是怎样的。如何根据这些规律,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与时同时,结合学科特征,培养核战争、核事故医学救援人员,以及军民两用的放射医学和辐射防护的人才。对于新组建的预防医学专业,则依据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运用基础科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物质和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之间的规律,分析致病因素并制定预防对策,为疾病控制和健康保障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理想虽丰满,现实却总是差强人意。上世纪90年代,适值国内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别说组建、发展一个新的专业,就算是维持也很是勉强。童建坦言,很多单位因为缺乏人才支撑,遭遇专业解体。能够维持、保证这两个专业的发展,其中过程确是坎坷。在引进年轻学俊,维系和发展学科体系方面,他做了诸多努力。和回国的选择无异,他还是热衷挑战,一样地将个中艰辛寥寥带过。
  2000年,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后,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一所综合放射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新学院,即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童建便是当时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依托放射医学的前沿特色和预防医学的良好基础,他用8年时间将这两个学科融合贯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将学科推进了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考虑到专业的发展空间,学校将两个领域再次独立。其一为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其二公共卫生学院便是童建如今任职的地方。“这么多年了,最值得欣慰的就是在两个学科的建立发展上尽了自己的一份薄力。”
  
追根溯源 徐徐图之
  
  事实上,学科建设是童建投注心力的一部分,在科学研究层面,他也从未懈怠。他将这些年来的科研工作给记者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放射生物学研究的是在受到放射性照射的情况下,生物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生物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又是如何。放射毒理学则会把照射造成的损伤及缘由进行分析探究。放射卫生学,又称为辐射防护,预防损伤的发生,制定保护措施。“当然还有一些基础的课程,像核物理、放射化学、辐射计量学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具体谈到自身的研究侧重点,他从预防医学与放射毒理学铺展开来。
  早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就公布氡及其子体为19种致癌物之一。1987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又将氡及其子体归属为A类致癌物质,并在第50号出版物中估计公众肺癌中10%左右可归属为氡及其子体所致。全球每年大约有40万人死于氡致肺癌。多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大规模人群流行病调查已经证实氡气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肺癌治病缘由。童建的科研工作便是立足于此,将预防医学与放射医学相结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氡的致癌机理。
  “虽然现在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人们了解、关注更多的是雾霾问题,往往忽视了氡的危害。这主要还是因为雾霾是显性的,人们可以看得见,感受得到它对呼吸道的刺激。而放射性的氡,是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在童建的讲述中,氡作为气体,是无处不在的。在居室、办公室等隔断空间,地板、花岗岩等建筑建材,自来水、土壤等天然环境,都有它的身影。它可以附着在灰尘颗粒上,也可以自己独立存在,传统防雾霾的口罩、家庭净化器过滤的是细小颗粒物,并不能消除氡气。“曾经在南方就发生过多起因为氡气造成的房屋事故,建筑商在进行修建、装潢的过程中,不注意建材的规格质量,导致验收监测时指标严重超标,人是根本无法入住的。”长期积累的氡气会大大提升肺癌发病几率,而降低氡气浓度的唯一途径,也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就是开窗换气。
  “氡气的产生无法避免,预防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在研究氡的过程中,童建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推动氡的防护工作,希望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更加广泛的重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便开始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展开合作,依托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人员培训系统,将氡的研究进一步发展。20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他承担了国际重大合作项目,与哥伦比亚大学交流研发,将关于氡的危害基础研究向更深层推进。基于小鼠实验和人群调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多篇研究文论。2015年,他编著的《隐形雾霾——氡的健康危害与防护》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从科普的角度系统阐释了氡的来源、危害、防护等多个问题,以氡污染的知识普及入手,以防治氡污染为归宿点,对于公众认识和预防氡气危害起到了科普宣传作用。
  如果说针对氡的研究是童建从空间的角度进行的机制性研究,那么将毒理学与时间生物学结合则是他从时间角度,对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作用及其发生规律的探究。
  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雾霾等有毒有害物质日益猖獗,人体接触毒性物质的患病机制究竟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同一物质会对不同人群造成效果不一的损害程度呢?这就是童建研究的着眼点。“只有清楚原理,才有可能在源头上杜绝。”本质上来讲,人是有生物节律的,一天之内,不同时间不同组织、器官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以血压为例,在上午9点,人的血压是最高,若此时从事人体升压活动,无疑对机体的损害影响加大。“其实,生物节律和毒理学在临床药物的应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传统的用药方式是只告知一日的用量和次数,却没有具体的用药时间。若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正常或者偏低时刻服用降压药物,明显是不合适的。”根据人体固有的时间节律,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正确的治疗或干预,正是童建进行时间毒理学的研究意义所在。
  如今时间毒理学可以在医学治疗、毒性物质接触职业人群中介入实践,但最早的现象发现却是在农药灭虫的灭杀率上。农业种植通过喷洒杀虫剂来消灭害虫,早、中、晚不同时间喷洒,害虫的灭杀率有着明显的区别。基于对这类现象的疑惑,人们最早发现了虫害在不同时间对毒性的敏感度不同,生物时间节律也自此成为一大研发热点。以实验操作建立接触规律,从规律中摸索时间因素及毒性因素的变化趋势,从而掌握最佳的预防措施。童建为此所作的“农药时间毒性研究”还获得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除此之外, “昼夜节律生物钟的调控机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生物钟在生殖系统与发育中调节的机制”获国家“973”重点研究发展计划技术成果也好,技术奖项也好,都是这位科研人多年心血的积淀。
  
臻于至善 谋发展
  
  “放射医学方面,在基础研究上增加了纳米材料的结合;将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进行交叉,以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疾病的发生规律作为研究发展方向;毒理学则和放射医学联合展开,主要针对氡的自然基金项目陆续开展工作。”童建事无巨细,将科研的方向与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脉络。同时,他还表示,作为苏州市电磁辐射防护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实验室的发展建设也十分重要。
  电磁辐射是伴随科技发展的新产物,它既包括电器设备如电视塔、手机、电磁波发射塔等运行时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波,也包括计算机、变电站、电视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使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标准剂量的辐射下,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
  不同于之前提到的放射性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具有能量低的特点,长久以来被认为并不会造成遗传学损伤。但近年来,它已成为排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4大公害。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国际癌症机构也明确指出,电磁辐射特别是手机辐射是引发肿瘤的重要因素。电磁辐射明显发展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祸首,引发儿童白血病,诱发人体癌细胞增殖,影响人的生殖系统,导致儿童智力残缺,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且对人们的视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电磁辐射研究刻不容缓,这是预防医学的任务,更是科研人承担人类健康发展的责任。
  童建表示,目前手机辐射对于脑部肿瘤的致病风险呈显著上升趋势,听神经瘤、脑胶质瘤都是其长期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辐射的致癌潜伏期为5~10年,手机接听的使用量是脑瘤患病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如若每日2小时的通话时长,脑瘤的致病几率将会比正常人增加几倍。他强调,电话接通的瞬间是电磁辐射的高峰,建议使用手机通讯时,延迟将手机放到耳边接听的时间,更倡导人们采用耳机进行长时间通讯,以避免电磁辐射带来的潜在危害。“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是成反比的,所以说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应对电磁辐射危害,最直接也是有效的办法。”
  苏州市电磁辐射防护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正是旨在通过探究电磁辐射能量低却造成高损伤等一系列问题,深入了解辐射损伤原理、规律,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及时制备防护形式。“电磁辐射不仅会诱导肿瘤的发生,对精子、卵子的生成和活动度等生殖影响也被逐渐证实。有趣的是,在研究电磁辐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剂量的电磁辐射不仅不会致病,反倒形成了一种保护作用。”何为保护作用?童建做了进一步的解读。以小鼠对照试验分析,将1组小鼠首先进行小剂量电磁辐射照射,2组小鼠不做任何照射,然后将两组小鼠同时进行大剂量的辐射照射,结果呈现1组小鼠的存活率远远高于2组小鼠。“这一现象可以称为生物的适应性反应,说明小剂量辐射可以激发生物体的一定机体保护能力,这对肿瘤病人放疗诊治和从事接触大剂量辐射的职业人群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具体的保护机制研究也将作为实验室未来的重点突破方向。”
  除此之外,童建在学生的培育工作上也耗费不少精力。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他均有涉及。“本科生的学习还是以课程为主,但传统教育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于参与学科的乐趣,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是我思考的方向。师生交谈、课堂互动、新生启蒙课程都是我在探索试验的方式方法。”不仅如此,他还根据国内学生的学习习惯、基础水平要求,主持编纂了我国首部双语毒理学教材《毒理学基础,Essentials of Toxicology》。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其通俗易懂,使学生可轻松上手,在各大高校学科学习中深受欢迎。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上,童建则更为慎重。“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所以在课题的选择上就需要下番功夫。”他强调,学生有两大素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是动手能力,也就是要懂得怎样去操作一个实验,另一个是科研思维能力,这也是学生培养最重要的东西。“有想法,能操作,这是一个学生最起码的基础,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有了尽快适应的保障。”童建如是说道。
  为人师者,童建竭尽所能。临近退休,他告诉记者,决定用2年时间送给学生们一件礼物: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文章整理成集,同时汇编学生的论文成果,做一个总结,不发表也不出售,赠送给学生留个纪念。这份沉甸甸的爱护,代表着一份殷切的期许,也是两代人的交接,是前辈对新生科研力量的嘱托和希望。
  
  
专家简介:
  童建,医学博士,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化学物与辐射的细胞与分子毒性机制、生物节律与时间毒理学等,先后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中在辐射致癌效应分子机制方向上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和参编毒理学专著8部。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原子能机构专家组成员、中国毒理学会和中国核学会理事等。担任Toxicology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毒理学杂志》等10多种国内外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或副主编。
  

分享到:
资讯